這是一部結合共產主義與千禧年主義運動的歷史人物傳記研究。在此,布洛赫意識到基督教與馬克思主義思想之間有很強大的關連性,可以推動一位神學家走上革命之路。在布洛赫的理解中,閔次爾認為聖經要求信仰是必須與行動及思維融合,這是在地上實踐天國的可能,是成為一種「神秘主義政治」。布洛赫也指出,閔次爾相信一種總體變革的必然性,也就是「新」的社會核心不會存在於「舊」社會當中。布洛赫認為閔次爾其實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先驅者。本書中譯本另附有閔次爾的〈致君主們的講道〉、〈布拉格抗議〉,以及農民革命的重要文獻〈致全體德國農民大會書〉和〈十二條款〉。
作者簡介:
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 1885-1977)
生於德國工業城市路德維希的猶太人家庭,世界著名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家。
著有《烏托邦的精神》(The Spirit of Utopia, 1918)、《革命神學家閔次爾》(Revolutionary Theologian: Thomas Müntzer, 1921)、《希望的原理》(三卷本,The Principle of Hope, 1938-1947)、《基督教中的無神論》(Atheism in Christianity: the Religion of the Exodus and the Kingdom, 1968)等。
譯者簡介:
李華
陝西師範大學宗教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復旦大學哲學博士,德國圖賓根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在《哲學研究》、《世界哲學》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10餘篇,主持國家級與省部級項目多項,主要研究方向為中世紀晚期哲學與近代西方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