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史是如何煉成的?一本不一樣的歷史神學指南 | 拾書所

教會史是如何煉成的?一本不一樣的歷史神學指南

$ 237 元 原價 300

研究歷史,
將讓我們身為基督徒的成長更加完全。

---------------------------------------------------------------------------------------------
神學,兩個詞,正統、異端。
錯的,倒下;對的,站著。
只有站著的才有資格說話,是嗎?


這本小書是由聖公會第一○四任大主教羅雲.威廉斯所著。他提供一個獨特的史觀,試圖讓讀者從「陌生」的角度去閱讀「熟悉」的教會歷史,從而在過程中見證神穿越時空的建築工程。

對基督徒而言,教會史是熟悉的。教會從起初便不斷經受鍛煉之火,羅馬帝國的逼迫,殉道者血流成河;爾後洗鍊出的信經,即基督徒眾所周知的信仰告白,可謂教會建造出的「金銀寶石」。

不過,對基督徒而言,教會史也是陌生的。太多史料埋藏在歷史洪流之中,特別是整肅異己、清理門戶時,那些被認為是「草木禾秸」的「異端」,鮮少再為後世提起。

這種既熟悉又陌生的距離感,點出一個問題:我們為何要讀教會史?那些過往的教會祕辛真的如此重要嗎?把眼光放在現今的教會發展上不是更好嗎?

可是,眼下總有疑雲重重、前路茫茫,不知下一步該踏向何方的時候。爬梳聖而公之教會的過往,或能給我們一些啟發。作者在書中反覆述說,好的歷史觀點會讓你我自認為熟悉的事物「顯得陌生」;熟讀好的教會史,則是讓潛藏於傳統底下的智慧與敬虔,突破厚重的歷史史料,滋養現在的我們。

《教會史是如何煉成的?》要幫助每一個基督的門徒,在摸索閱讀那些我們陌生的教會歷史過程中,發現隱藏在每個轉角下面的寶藏,也是你我生命的根基──耶穌基督。

作者簡介:

羅雲.威廉斯(Rowan Williams)
羅雲.威廉斯,曾為第一○四任聖公會坎特伯利大主教,現任劍橋大學莫德林學院院長,二十五歲獲得牛津華德罕學院博士學位,二十九歲完成第一本著作《知識的傷痕》(校園書房),即廣受矚目,被畢德生形容為一本「經過禱告消化的教會史」。威廉斯曾任教於牛津、劍橋等名校,著作等身,已有不少翻譯成中文,如:《復活的力量》(校園書房)、《慢讀馬可》(基督教文藝)、《門徒》、《作主門徒》、《神光之住處》(宗教教育中心)、《感恩》、《信為何物》(基道)、《活出天主經》(光啟)。

威廉斯的個性,可用「和平之子」形容。不論是教書,擔任牧職,甚至到了擔任大主教,他都堅持「對話溝通」。唯有通過對話,才能彼此瞭解,降低衝突。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