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爭取自由的人們留下紀錄,
你們不必獨自面對。
抗爭的香港人,看見的是什麼景色?
肩負不願後退、不願妥協的深刻呼告,
圍城內的年輕身影成為香港的共同記憶!
烽火之中,要走上什麼樣的路途?
2019年6月爆發的「反送中運動」,在9月《逃犯條例》的立法撤回後,面對五大訴求僅有一項落實,以及港警後續仍持續升級的專橫鎮壓之下,於同年11月展開了新的階段。
11月11日,香港人發起「黎明行動」,多間大學響應「罷工」、「罷課」及「罷市」的「三罷」,許多學生加入示威,迎來為期一個星期多的「圍城」。年輕示威者守護全港尬所大學,與使用大量催淚彈、橡膠子彈等多種武器的警方對峙,以傘做盾、砌磚防禦。
中大、理大、城大、尖沙咀、佐敦等地成為重災區,圍城之內的人幾乎都是年輕的面孔,面對持續進逼的國家機器,他們用行動選擇自己的未來。
由香港攝影師進入前線,穿梭在煙硝和火光之間,在港警的天羅地網下,紀錄圍城中不斷迸發的故事。
「圍城」無法框限香港的未來,而是在圍困之中更為堅定。
※ 本書部分版稅將捐至台灣香港協會。
作者簡介:
主編/藝家
香港人,現居台灣。
在十六歲時正式進入攝影行業,從事攝影工作三十餘年,同時也擁有平面設計、影片剪輯、後期製作、VR等專業技術及國際認證,在2008年設立自家多媒體製作公司。
現在偏愛教育培訓,希望憑經驗能培養出新一代攝影名家及多媒體製作人員。
撰文/天爸
前香港傳媒人,2015年因為孩子的教育原因,一家五口移居台南,並投入推動多元教育的工作。來台灣後開始寫台港兩地文化差異的文章,並經營「帶住三個仔女去台灣」Facebook 專頁。
攝影者/Joey Kwok、Nasha Chan、林健恆@USP、香港理工大學學生會學生報編輯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