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讀懂石頭裡蘊含的多采過往
◎程延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資深研究員)專文推薦
馬克吐溫也驚為天人,地質學的精彩故事
岩石看似沉悶無聊,但其中的豐富內容,連馬克吐溫在自傳中都得記上一筆。要了解過去億萬年間地球經歷過的炎熱、寒冷,風暴、災害,就得檢視一一刻畫於這些岩石所受到的切割、擠壓、熔解、破壞所造成的形狀與紋路。火山活動形成的火成岩、經過千年沉降形成的沉積岩,還有受盡高溫高壓而成的變質岩組成了我們所知的地球。除了看似複雜的地質字彙,地質學中還有更多有趣的知識洞見,比如我們該如何探測整個地球、如何得知地球年代等等。
岩石是沉默的紀錄者
沉默的岩石不只是見證地球的形成,他也幫助紀錄了生命的各種歷史,從誕生到破滅還有重新茁壯的故事。比如紅色的岩層記錄著光合作用開始的氧氣革命、伯吉斯頁岩層中包埋著寒武紀的大爆發,還有多次冰河時期冰封的痕跡。貝鳶業如在本書中用清晰有趣但深刻豐富的筆調,探討地質學、演化學以及岩層間留下的有趣故事。
原書名:《地球用岩石寫日記:追蹤46億年的地球故事》
強力推薦
江博明(前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林基興(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研究員)
趙丰(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謝隆欽(EarthWed成長社群、中山大學附中地科老師)
作者簡介:
貝鳶業如Marcia Bjornerud
結構地質學家,於二○○三年獲提名為美國地質學會會員,二○○○至二○○一年間,以美國「傅爾布萊特學人」的身分前往挪威研究,亦曾在加拿大的高緯度北極區以及北美洲的前寒武紀地盾,研究古老山岳帶的構造運動。現居於美國威斯康辛州阿波頓市;三個兒子也都熱愛岩石。
相關著作:《地球用岩石寫日記:追蹤46億年的地球故事》
譯者簡介:
若到瓜(Nakao Eki Percidal)
太巴塱人,台大法律系畢,哈佛大學科學史研究所碩士,譯有《土地的守護神》、《公司男女》、自然科學及人文社會科學各類教科書。2017台灣文學獎原住民短篇小說獎得主。現定居荷蘭從事研究、翻譯及跨國原住民族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