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畫人.彭萬墀 | 拾書所

看人.畫人.彭萬墀

$ 540 元 原價 600

彭萬墀(1939-)
1939年出生於四川省萬縣,十歲和父親來臺。在師大藝術系求學期間,彭萬墀就因為卓越的繪畫能力,受邀加入前衛的藝術團體──五月畫會。1964年,彭萬墀在臺灣省立博物館舉辦一場盛大的個展後,隔年便與妻子段克明前往巴黎深造。
在歐洲,彭萬墀受到文藝復興以來的人本繪畫所感動,特別是凡.艾克的〈崇拜神秘羔羊〉,從此放棄抽象,轉向對世人生存情狀的寫實描繪。他畫朝夕相處的家人、畫在戰亂中看過的達官貴婦、畫經歷過的戰爭慘狀、醫院中的病人、瘋婦,以及家中收集的玩偶等,不斷以精煉的畫功,表現生、死、病、狂、虛誇、浮華、殘酷與悲痛。

彭萬墀曾入選巴黎雙年展、巴西聖保羅雙年展,受到歐美藝壇廣泛的肯定。自從轉向寫實創作後,他不斷精進自己的素描,甚至獲得「素描之王」的美名。他的畫作一直受到收藏界的支持,更是早年少數入選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的華人藝術家。法國藝評將他的畫歸類為歐洲新具象畫,在百家爭鳴的現代畫潮流中,彭萬墀始終維持一貫的人本態度,只畫他所見、所想、所令他觸動反思的人、事、物,追求繪畫審美的高度表現與實踐。

2018年,巴黎現代美術館典藏了一幅彭萬墀花費二十五年才完成的油畫〈慶宴〉,並於2019年整修開館當天,為他舉辦專屬畫展。彭萬持用自己的一生和他謙遜的畫筆,讓人們看到唯有在回歸以人為本的理念追求,才能真正在藝術中開出永恆。

本書特色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系列叢書
精選十位各擅油畫、版畫、水墨、素描、書法等領域之臺灣資深美術家
細述他們生命旅途中的層層風景,以及銘刻在臺灣藝壇的美術成就
全套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結合電子書與影音的多元化閱讀模式
為讀者打造一套兼具美感、質感,輕鬆認識臺灣美術史的優質讀物

作者簡介:

陳英德
.法國巴黎大學藝術與考古研究所博士生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
.臺灣省立師範大學藝術系學士
經歷:
.曾任教於文化大學美術系。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駐校藝術家。
.專業藝術創作者,主要從事繪畫,藝術評論,報導與策展。
著作及專文:
.《在巴黎看新寫實畫》(1984)、《海外看大陸藝術》(1987)、《巴黎現代藝術》(1990)
.1989年為法國Editions la découverte出版的《L'tat de la Chine》撰寫有關中國的藝術文章。此外尚有多篇論文發表於各文學與藝術雜誌及報刊。
.〈論禪宗在中西美術表現上所起的作用〉(收入《美術思潮研討論文集》,臺北市立美術館,1991年)、〈臺灣美術百年:尋追自我身分所面對的困境〉(收入《臺灣美術百年論文集》,國立臺灣美術館,2000年)。
.2000年後,共同與張彌彌為藝術家出版社撰寫世界名畫全集:《喬托》、《卡拉瓦喬》、《拉圖爾》、《克勞德洛漢》、《菲特烈》、《秀拉》、《弗拉曼克》、《莫朗迪》、《德羅涅》、《林德涅》、《巴爾杜斯》、《克萊因》等二十一冊,並著有《法蘭西學院派繪畫》、《法蘭西古典至新古典雕塑》。另譯有《藝術原理:柏拉圖至今日的藝術哲學、批評與歷史》、《西方當代藝術史批評》等書。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