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中的涓涓清音」──詩人‧鴻鴻
殖民壓抑的時代,創生了哲人泰戈爾;百年之後,精神顛沛的時代,我們再次啟蒙於泰戈爾。
泰戈爾以詩作獲得諾貝爾獎,詩名流傳於世。然而他的創作光譜色彩紛呈,尚有短篇小說百餘篇、劇作二十多部傳世。他當時所處的印度,是後殖民與現代性萌發的年代,思想前衛進取的他,懷抱著階級與性別平等的追求、改革沉痾舊習的理想,有深情袒露的愛情叩問,也有洗練於宗教史詩的玄密人生哲理,而這些都在他清新有韻的小說、戲劇作品中,翩翩發揚開來。
本書集短篇小說七篇、戲劇兩部,由前駐印度大使暨印度文化研究專家糜文開,偕其夫人裴普賢教授一同選編、翻譯。二人長居印度,對當地民俗風情有著深刻的閱見,加上雋永詩化的譯筆貼近原作,讓這批涵容著人性柔韌之光的作品,得以用本初風貌,輕巧拂掠讀者的心上弓弦。
作者簡介:
拉平特拉.泰戈爾(1861-1941,Rabindranath Tagore)
亞洲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作品清新動人,蘊藏世間哲理,有「詩哲」之譽
泰戈爾是印度馳名世界的文學家、哲學家及愛國主義者,一九一三年,以詩集《頌歌集》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泰戈爾一八六一年生於加爾各答一個貴族家庭,自幼便展現過人的文學天賦,三十五歲前已著述了短篇小說、戲劇及詩歌等多部作品,最知名的兒童詩集《新月集》便是此時期名作。
儘管泰戈爾的作品以詩歌為主,但是其戲劇和散文也都洋溢著清新的詩意,蘊蓄人生的哲理。代表作品有《漂鳥集》、《頌歌集》、《新月集》、《採果集》、《園丁集》等,深富藝術價值,皆廣為流傳。
譯者
糜文開(1909-1983)
知名印度文化學者,
泰戈爾在華文世界最經典的代言人
糜文開,江蘇無錫人。曾任印度國際大學哲學院研究員,以及香港新亞書院、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等校教授,並擔任外交部專員,駐印度、菲律賓、泰國大使館祕書。
糜文開於一九四○年代長駐印度十年,因此種下與印度文學、歷史的深厚淵源,對中印文化推廣更是不遺餘力。返臺後,應著名學者臺靜農教授之請,至臺灣大學講授印度文學。譯有《漂鳥集》、《頌歌集》、《採果集》、《奈都夫人詩全集》等十餘種印度文學,並與其女糜榴麗合譯《新月集》等,與其夫人裴普賢合譯《泰戈爾小說戲劇集》等,為近代少數精研印度文化的學人。
裴普賢(1921-2017)
國內外著名文學研究者,
深厚的韻文功底,延展泰戈爾創作氣韻
本名裴溥言,山東諸城人。國立女子師範學院文學士。曾任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所教授、菲律賓中正學院教授,並兼任國立中山大學、東吳大學教授。一九九一年退休後寓居美國,開班為僑胞義務講授《詩經》、《左傳》、《史記》等課程。著有《詩經研讀指導》、《詩經相同句及其影響》、《詩經評註讀本》、《溥言雜憶》、《詩詞曲疊句欣賞研究》等;譯有《泰戈爾詩˙橫渡集》。與其夫糜文開合著有《詩經欣賞與研究》一至四集、《中國文學欣賞》;合譯者有《泰戈爾詩集˙園丁集》、《泰戈爾小說戲劇集》、《鬥雞的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