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將來 | 拾書所

人類的將來

$ 335 元 原價 360

跟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素的腳步,一起思考:「人類應該如何做,才能夠過著比較美好而幸福的生活?」

本書是羅素在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同年出版的著作,共分十二章,收錄1950年及之前十來年羅素所寫反思人類社會種種問題的文章。原書名是《非大眾化論文集》(Unpopular Essays),為求淺顯通俗乃取第三章的標題〈人類的將來〉做為書名,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到羅素對當時世界情勢的關切,字裡行間洋溢著羅素冷靜的睿智、犀利的膽識、熱情、智慧和勇氣,透過深刻和嚴密的分析,揭開問題的核心,並希望未來的社會,人們能透過良好的哲學思考素養,輔以良好的教育內容,建造一個美好而幸福的未來社會型態。

作者簡介:

羅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
英國著名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教育家、社會改革家、歷史學家、和平運動者,致力於哲學的大眾化、普及化,出版過一百多本著作,內容橫跨哲學、數學、邏輯、社會、政治、國際關係、文學等領域,是20世紀最著名和最多產的思想家之一。
1872年生於英國威爾士,3歲喪母,5歲喪父,由活躍於倫敦社交界的祖母撫養教育。18歲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攻讀哲學、數學和邏輯學。後以《對萊布尼茲哲學的批判性解釋》一書奠定他在哲學界的地位。38~41歲與懷海德合著《數學原理》三卷,對邏輯學、數學、集合論、語言學和分析哲學有著巨大影響,被公認為是學術界劃時代的巨著。因其「以豐富而重要的著作為倡導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所作的貢獻」,1950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著有:《相對論入門》、《西方哲學史》、《羅素回憶集》、《心的分析》、《自由之路》等書。

譯者簡介:

杜若洲
1937年生,浙江杭州人,國立師範大學畢業,譯有《美感》、《形像與觀念》、《藝術的含義》、《人的哲學》、《視覺經驗》、《野棕》等書,現專事譯述工作。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