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立國•食為天
台灣早年以農立國,以食為天,農漁業多年前已經轉型向精緻產業發展,除提升產品競爭力,鞏固了國內市場,並有實力外銷世界各國。
在處處皆是美景的寶島,使我們擁有優質的沃土肥壤,山海距離更是如此親近,讓我們能更細緻地去經營自己的故鄉。看著無畏艱鉅打拚的同胞,在山陬海邊辛勤耕耘美麗家園,除感念天地恩賜收成的豐碩外,也教我們更加愛惜台灣這塊「珍寶之美」。
民俗洗禮•梵音頌
先民四百年前渡海來台,為了克服篳路藍縷的艱辛,各類信仰遂變成撫慰民心、安駐心靈的重要儀典。先民們面對生活簸頓時,信仰則給予了心靈淨化的提升,及敢於直面環境挑戰的勇氣。
《光華》攝影歷時年餘,行遍台灣各大民俗盛宴,記錄信眾虔誠遶境的篇章;台北艋舺青山王祭、新北金瓜石迎媽祖遶境、苗栗白沙屯媽祖進香、台南二重港謝恩慶成祈安仁安大醮、高雄內門宋江陣、屏東東港迎王平安祭、馬祖北竿擺暝文化祭……,在在都能明顯感受台灣民眾虔敬的容顏,為家人、為土地祈福的「良善之美」。
自然覺醒•天地人
走過經濟起飛、科技工業、精緻農業的年代,台灣的自然生態、環保意識逐漸覺醒,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用積極的行動展現了對環境自然的愛護;山林復植保育茁養、海洋生態立法維護、暗空公園保護成立,讓森林回復原始、讓物種歸殖原鄉,人們自然覺醒,樂於親近自然,與天地融合為一。
《光華》攝影用鏡頭帶領大家優遊家園,共同省思,人與自然間的關係及寶島環境的「生態之美」。
建築蘊美•光影顯
建築是人類在文化、藝術與科技方面的綜合展現,並且承載了先民生活樣貌的歷史軌跡,每個時代的建築都傳遞著該時期特殊的文化訊息。透過各種運鏡,《光華》解構建築細部的點、線、面,從諸多角度觀察台灣戰後到當代各類建築的綽約風華,用影像呈現不同時期的時代符碼,引領觀者細細品味不同時期建築的設計理念與巧思,並捕捉台灣的建築群,在「微觀」的光影瞬間變化下,所呈現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