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收輯的文章,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思想理論性書籍的書評,如關於福山、賈特、尤薩和托克維爾的書評都歸在這一類文章裡。由於這些文章多少是繼續在探討《知識人的黃昏》所開啟的題旨,即知識人在當代社會中的作用,所以放在〈知識人的黎明〉一篇裡。之所以題為「黎明」,實際是體現了作者的信仰:人生活在各種不同的週期之中,從經濟週期,人生週期(畢業、結婚等),生命週期,季節週期,一直到古希臘大哲人柏拉圖所說的「靈魂輪迴」,而日與夜的週期只不過是最為明顯的,天天必然會發生。
第二類文章是關於現代中外知識人的一些隨筆,很多是從趣味著眼的。比如關於雨果那一篇就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在裡面,這些故事顯示了,再偉大的人物也有諸多的缺陷;同時也試圖用這些故事揭示,偉人的思想是在何種背景下產生的。關於巴恩哈特、班雅明和海明威的文章也處處在顯示一個人的多種側面。
最後一類文章則是一些隨感,涉及時事問題,抒發個人的感受,比如〈感受生命奧秘的藝術〉一文是為一位瑞典朋友的一部文學專著寫的一篇書評,抒發了筆者的一些文學書寫感想。還有一些則屬於遊記,諸如〈巴黎的秋日玫瑰〉和〈費城:美國的博愛之城〉,但也流露了筆者對這些地方的情感和感受。另有一些是個人的回憶,如〈生命是一支歌〉和〈漫遊於文化邊緣〉,讀者自可從中體會到筆者的傷感情調和隱約的點滴黎明期盼。
作者簡介:
傅鏗,祖籍浙江奉化,出生於上海。1990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獲碩士學位;曾任上海社科院社會學所助理研究員;1992赴美國紐約州西拉丘斯(Syracuse)大學攻讀文化人類學博士學位,後改讀該校信息管理專業,獲碩士學位。現為自由撰稿人,住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小鎮。
出國前曾給《讀書》以及香港《二十一世紀》等雜誌撰稿;著有《西方文化理論導引》一書;譯著有希爾斯《論傳統》(上海人民出版社)、希爾斯《知識人與當權者》(台灣桂冠圖書公司)以及格雷《自由主義》(台灣桂冠圖書公司)等。2009年後重新給《讀書》、《書屋》、《文景》和《社會學家茶座》等雜誌撰稿,並出版了《知識人的黃昏》(三聯書店,2013年)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