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始於定義、思考「兒童」開始,以求更清楚看透兒童的真實,有助於理解兒童戲劇的內涵。接著沿用以往大部分戲劇理論對戲劇起源於遊戲、儀式的概念,細究它們與兒童之間的關聯,視它們為兒童戲劇的原生型態。再從現代定義的兒童戲劇歷史與創作方法出發,探究其範疇、構成要素、美學特徵,藉以正本清源,導正兒童戲劇被當作兒戲、遊戲的操作謬誤。第三部分,則是從戲劇教育的實踐經驗,去反思教學策略,以及兒童戲劇對孩子身心的正面效益。
一言以蔽之,本書即架構在理論、創作和教育三大基礎上開展論述。以栽種植物的經驗過程比喻,就是先建造沃土,灌溉苗圃生長,再持續播種,這個過程恰是浪漫主義思維對藝術作品生成的習慣解讀,以及對兒童純真自然天性的熱切讚揚。唯有相信兒童戲劇不只要funny(有趣),更要fine(美好),所以Just to find(去找到美好)。帶著這把信念之鑰,才能走進兒童戲劇的祕密花園,拈一片馨香芳郁,一探驚喜與感動!
作者簡介:
謝鴻文
兒童節生於臺灣桃園,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碩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班肄業。現任FunSpace樂思空間團體實驗教育教師、林鍾隆兒童文學推廣工作室執行長、華語世界極少數的兒童劇評人。曾任SHOW影劇團藝術總監、北京師範大學校園戲劇研究中心特聘專家、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等職。
曾獲亞洲兒童文學大會論文獎、日本大阪國際兒童文學館研究獎金、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香港青年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等獎項。著有兒童文學作品《失眠的山》、《老樹公在哭泣》、《埤塘故鄉》、《雨耳朵》、《脫線黑線三條線》、《不說成語王國》等,論述《凝視臺灣兒童文學的重鎮﹕桃園縣兒童文學史》、《桃園文學的星空》。主編《騷動--青少年劇本集》、《社區劇場實踐之道》、《風箏:一齣客家兒童劇的誕生》、《林鍾隆全集:資料卷》、《九歌107年童話選》等書。
擔任過《松鼠任務》、《下雨了》、《我要給風加上顏色》等兒童劇編導,《風箏》、《鮭魚大王》、《蠻牛傳奇》等兒童劇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