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釘子到鐵剪刀:臺南壁鎖300年的華麗轉身 | 拾書所

從釘子到鐵剪刀:臺南壁鎖300年的華麗轉身

$ 422 元 原價 480

穿梭在臺南老街區尋幽訪勝時,
你是否曾注意到有種造型奇特的鐵件附於老建物外壁上?
有的形狀像一把鐵製的大剪刀,
有的則是像一柄「如意」般攀附山牆上。

它是「壁鎖」,也被稱作「鐵鉸刀」,在傳統建築中不若山牆上的脊墜裝飾亮麗,而數百年來除了專業匠師外,知其真正作用者更是少之又少。

事實上,「壁鎖」是一種強化建築的構件,可溯源至1634年尼德蘭王國在臺南建成磚木結構之熱蘭遮城開始,後來又可能受到中國工匠及鐵釟鋦等鐵構件的影響,逐漸成為臺灣現存壁鎖的主要型態。從歷史文化角度而言,該物足以成為臺南建城四百年中,見證建築文化演變的重要文物之一。

本書作者爬梳了臺南的壁鎖歷史,就其功能與形制進行詳盡闡述,並親自踏查臺江內海及倒風內海現存壁鎖建物,細說各地壁鎖宅邸的特色與異同,揭開壁鎖神祕面紗之餘,也同時帶領讀者經歷了臺灣壁鎖的演化歷史。

作者簡介:

李志祥
師事石萬壽教授,2003 年畢業於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班,碩論專研西拉雅族「新港社」;2007 年曾受臺南縣政府委託, 針對原永康市洲仔尾地區進行文史調查,著有〈洲仔尾採訪考查錄〉專論,收錄於《南瀛文獻》第八輯中;曾受聘為《永康市志》審查委員,參與編審工作。


許淑娟
師事戴文鋒教授,2011 年畢業於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著有〈文化融合下的表徵─以壁鎖為例〉碩論。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