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思想隨筆 | 拾書所

叔本華思想隨筆

$ 349 元 原價 590

名作擷英
一本讀懂叔本華

在人類生存的各個維度裏
洞觀表象的核心本質
揭示永恆的意義和價值

作為最富創見的思想巨擘叔本華──在其所有著作中始終貫穿這一基本觀點:「意欲」是構成這個世界一切事物內在真正的核心,豐富多樣的現象世界是意欲在各個級別客體化的結果。「智力」則是派生的,是為意欲配備的。

意欲是主人,而智力只是為這個君王服務的僕人,是為意欲的奮鬥找到目標和通往這一目標的途徑的嚮導、顧問。

本書討論的話題眾多,但裏面所連串著的基本思想主線清晰可辨。叔本華的過人之處就在於把真理裹以樸素外衣,從而讓真理直接發揮其必然具備的震撼力。因為深刻,所以樸素;因為樸素,更見深刻。

這組代表性的論文,涉及哲學、倫理學、心理學、性學、美學、教育學、玄學、宗教等諸多方面,足以讓我們領略到叔本華這位「不折不扣的天才」(托爾斯泰語)的思想魅力和卓識。

叔本華的名字已成為偉大哲學的代名詞
時代需要叔本華,我們需要叔本華。

作者簡介: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

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1788年2月22日誕生在但澤(今波蘭格但斯克)一個異常顯赫的富商家庭,自稱「性格遺傳自父親,而智慧遺傳自母親」。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為伴。叔本華家產萬貫,但不得志,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25歲發表了認識論的名著《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30歲完成了主要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首版發行500本,絕大部分放在倉庫裡。53歲出版《倫理學的兩個根本問題》。62歲完成《附錄和補遺》,印數750本,沒有稿費。65歲時《附錄和補遺》使沉寂多年的叔本華在歐洲聲名鵲起,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無力承受月桂花環。」當時不但有人編撰《叔本華大辭典》和《叔本華全集》,更有人評論說他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思想家。1859年,《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版引起轟動,叔本華稱「全歐洲都知道這本書」。1860年9月21日叔本華起床洗完冷水澡後,像往常一樣獨自吃早餐,當傭人再次進入房間時,發現他已依靠在沙發的一角,與世長辭。叔本華將所有財產捐給慈善世界,根據叔本華生前的意願,墓碑上除了刻著名字「Arthur Schopenhauer」以外,沒有多餘文字。

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形而上學和美學影響了哲學、藝術和心理學等諸多方面。被認為受到他影響的著名人物有:

哲學家:尼采、沙特、維根斯坦、柏格森、波普爾、霍克海默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榮格
作家:托爾斯泰、莫泊桑、湯瑪斯.曼、貝克特、斯韋沃、赫曼‧赫塞
藝術家:蕭伯納、華格納、馬勒
詩人:狄蘭.湯瑪斯、波赫士
科學家:愛因斯坦、薛丁格、達爾文

譯者簡介:

韋啟昌

我叫韋啟昌,1962年生於廣州,現於澳大利亞行醫。
有兩樣東西可說是我這一生中的摯愛,能有緣對其深入瞭解並從中得益,我真是夠幸運的。這兩樣東西就是叔本華的著作和古老的中醫。
叔本華的著作給予了我許多,翻譯它們是某種微不足道的答謝。正如中醫給予我如此之多,我就以中醫給病人解除痛苦作回報一樣。看到讀者通過我的譯本而欣賞到叔本華,就猶如看到病人經我之手解除了病痛。對我來說,最實在的報酬不過如此。
當初翻譯叔本華的著作,並沒想到能夠出版。現在這些曲高和寡的書竟有幸一版再版,已經相當難得。至此,筆者夫復何求?
譯著包括:《人生的智慧》、《叔本華思想隨筆》、《叔本華美學隨筆》、《叔本華論道德與自由》、《叔本華哲學隨筆》、《叔本華哲言錄》、《教育家叔本華》、《兒童的人格構成及其培養》。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