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掉語言的習性,聽見純粹的樂音。
當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命運》最初那幾個音符響起,你感受到了什麼?
是恐懼?懸疑?催促?還是墜落?
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曾有那麼些時刻,
只有一小段旋律——不是語言、不是文字——
能熨貼著你的心,讓情緒釋放?
本書是美國知名作曲家麥克杜威在哥倫比亞大學音樂系擔任創系系主任時,所開設的進階課程。這是一本詩人音樂家的音樂講記,不僅縱談了音樂發展的歷史,也處處透露了作者獨有的音樂美學觀點。
學識淵博的他,一開始就挑戰了達爾文的想法——音樂真的是源於「半人類祖先在求愛季節製造的聲音」嗎?作者屏棄這個觀點,採信古希臘哲人竇法德的理論,他認為音樂不只是用來求愛而已,而是為了要表達人類整體的情感範疇,像是恐懼與哀傷。他認為,音樂是比語言更複雜的表達方式,能夠傳達語言所無法傳遞的情感;而音樂背後所隱含的暗示性,正是其生命力之所在。
麥克杜威從古代音樂一路討論到十九世紀的華格納樂劇,探討音樂的組成元素與歷史發展。雖說是以西方音樂史為主,但也論及埃及、亞述、希伯來、希臘、羅馬等古代音樂與世界音樂(中國、印度、世界各地民謠),全方位地呈現了音樂的歷史與區域性發展。書中也充滿了他個人的獨到見解,甚至堪稱前衛的評論。他詳細地討論了鋼琴音樂與歌劇,無論是從技術層面或歷史角度,都有鞭辟入裡的分析。
愛樂者若是能通盤掌握音樂史,學習分辨樂音與具備音樂知識,便可以奠定精實的基礎,讓聆樂不只是感官上的享受,更能形成自己的鑑賞觀點,而非盲從於權威。對他而言,音樂最重要的元素,是難以分析的「樂思」與「創造性」。樂思是他評斷古今作曲家的重要依據。樂句的樂型、和聲與音色,雖然可以展現巨大的暗示力量,且現代作曲家在這方面的技巧出類拔萃,然而音樂中真正感動人心的魅力,或許是難以分析的。
麥克杜威除了是作曲家,也擁有一顆詩人的心。他認為,唯有真誠地聆聽,才能聽進音樂深處;唯有研讀音樂史,才能在欣賞音樂之餘,更加了解音樂美學上的意義與價值,進而提升美學經驗。
書中樂譜示例附有QR Code,讓讀者可以即時聆聽。此外,本書特別邀請資深樂評人賴家鑫老師導讀,並且挑出六十首曲目配合閱讀聆聽,在樂曲名稱出現處以QR Code呈現,讓讀者更能體會作者要傳達的深意。另收錄《馬內塞古抄本》(Codex Manesse)幾幅中世紀德語詩歌珍稀彩圖。
作者簡介:
愛德華・麥克杜威 (Edward MacDowell, 1860-1908)
十九世紀美國最重要的作曲家、鋼琴家與音樂教育者。出生於紐約,曾赴法蘭克福師事拉夫(Joachim Raff),學習作曲。拉夫將他引薦給李斯特,其作品與高超的演奏技巧深獲李斯特讚賞。一八九六年,他應哥倫比亞大學之邀,成立音樂系,並擔任該系教授,培育音樂人才。一八九九年獲選為美國音樂家與作曲家學會主席,亦是美國藝術暨文學學會的首任會員之一。一九〇七年,他與妻子於新罕布夏州創辦「麥克杜威藝術村」(MacDowell Colony),多年來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才華洋溢的藝術家,包括張愛玲、指揮家伯恩斯坦、作曲家柯普蘭等人,都曾在此寧靜獨特的創作環境中留下足跡。
麥克杜威的作品具備抒情特質與獨特的美國精神,除了受到歐洲浪漫主義的影響,亦可見美洲印地安元素。他以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與其鋼琴組曲最為人知,代表作有《森林素描》(Woodland Sketches)、《新英格蘭風景詩》(New England Idylls)、《海洋組曲》(Sea Pieces)、《爐邊故事》(Fireside Tales),展現了纖細敏銳的詩人風格。此外,他亦創作了交響詩與交響組曲以及鋼琴奏鳴曲。
譯者簡介:
謝汝萱
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專職譯者,近期譯作有《生產隊友》、《大師的刻意練習》、《肖像雕塑法》、《說故事的技藝》、《黏力,把你有價值的想法,讓人一輩子都記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