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邊陲論(2021年版) | 拾書所

日本邊陲論(2021年版)

$ 308 元 原價 350

.邊陲國家的自我認同與生存之道。
由「邊陲性」凸顯日本文化的特性,由「邊陲人」的心理狀態,探索「何謂日本人」。
處於地理學、地緣政治學的「邊陲」位置的日本,對日本人的特殊性具有深層的決定性作用。
.日本著名文化評論家內田樹代表作,被譽為「日本人論的金字塔」。
日本當代精神導師、腦科學權威養老孟司絕讚推薦。

右邊有「那個國家」,左邊則是「這個國家」,而我們處於他們之間的某個地方。唯有這樣,我們才能闡述自己的國家定位。唯有透過與他國的比較,我們才能談論自己。——內田樹

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喜歡論述「自己國家特殊性」的民族,其國內以各種角度探討的「日本人論」多不勝數。日本人寫就的日本人論,多是面向國內,針對不了解日本國情的外國人所寫的不多,而本書即是專為外國朋友而寫,從地緣政治學的觀點揭示日本人獨特的民族觀及自我意識。

本書甫出版便成為日本年度暢銷書,被評為「日本人論的金字塔」。作者內田樹為日本著名的思想家與文化評論家,他從過去日本思想大家如丸山真男、澤庵禪師與養老孟司的論述中,重新提出「地緣政治學的邊陲性如何規範日本人的思維與行動」,即為本書命題。

過去日本人將中華文明當作世界中心,今日則視歐美文明為中心,無論在思想文化或政治經濟方面,日本人始終讓自己退居於邊陲之境。「邊陲民性格」已深刻地寫入了日本列島居民的民族同一性中,特徵就是「從起源處就落後了」、「自己不具有從零開始創造制度的能力」、「唯有透過與他國的比較,才能描繪自己國家的形象」。

即使經過明治維新的思想衝擊,日本人仍舊難以擺脫此一宿命――拚命地適應中心,卻無法自創中心。這種「對自身無能的自覺」、把外來知識奉為「正統」而貶低本土的現實,使得日本人的民族自尊心不斷被文化上「低人一等」的劣等感所糾纏。但相反地,也意味著對「學習」的強烈慾望。日本人似乎被賦予了一種民族才能,雖不擅長創新,但對於學習、模仿、改良卻非常在行。

作者內田樹以「大圖景」(big picture)式的全觀視野縱貫論述,再從「邊陲」視角來探討日本人國民性格的來源和形成歷程,及其對日本的政策制訂和制度設計的影響。透過「中心與邊陲」、「外來與本土」、「先進和原始」、「世界標準與當地原則」等空間遠近、開化遲速的對立為骨幹來「組織現實世界」,形成了日本人此時此刻的現實,欲從中重新找回自我定位,將是日本人不可迴避的國族課題。

作者簡介:

內田樹
日本思想家、文化評論家、武道家。一九五○年生於東京,東京大學文學部畢業,東京都立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課程肄業。曾任神戶女學院大學文學部總和文化學科教授,現擔任該校名譽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國現代思想、電影論、武道論等。著有《日本邊陲論》(獲二○一○年日本新書大賞第一名)、《當心村上春樹》、《老師了不起》、《下流志向》、《私家版.猶太文化論》(獲二○○六年小林秀雄賞)、《街頭媒體論》、《倒立日本論》(與養老孟司合著)等。

譯者簡介:

徐雪蓉
政大東語系日文組畢業。輔大日研所碩士,比較文學博士班肄業。曾任教輔大日文系十年。編有《日語諺語.慣用句活用辭典》,譯有《勸學》、《遠野物語.拾遺》、《刺青:谷崎潤一郎短篇小說精選集》(合譯)、《芥川龍之介短篇選粹》(合譯)、《日本的森林哲學——宗教與文化》(立緒)等。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