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修復對症手療書: 圖解六大筋膜變形模式,美國筋膜變形協會權威親授; 慢性疼痛、運動員、物理治療師都適用! | 拾書所

筋膜修復對症手療書: 圖解六大筋膜變形模式,美國筋膜變形協會權威親授; 慢性疼痛、運動員、物理治療師都適用!

$ 308 元 原價 350

腳踝扭傷該熱敷或冰敷?你做對了嗎?
美國筋膜變形協會(AFDMA)權威醫師親授;
六大筋膜變形模式(FDM)全圖解、對症修復,
坐骨神經痛、網球肘、足底筋膜炎……徒手治療就有解!


►我想增進運動表現,但老被肩頸、手臂、腳踝等處的慢性疼痛絆住,怎麼解?
►為何我老是頭痛、背痛、站直腰就痛?最要命的是三種痛常常一起來!
►打球扭到腳該熱敷或冰敷?有沒有什麼療法,不用拄枴杖六個星期就康復?
►老症頭的五十肩,光吃藥有用嗎?平時除了拉筋、伸展,還可以多做些什麼?
►手術過後飽受肋骨、胸腔、骨盆疼痛之苦,竟是筋膜變形在作怪?怎麼緩解?

本書主要作者托德.卡皮斯特蘭特,是美國筋膜變形協會委員,也是著名骨療醫師;
擅長以筋膜變形模式(Fascial Distortion Model, FDM)的治療手法替患者解決疼痛。
過去許多常見的慢性疼痛(例如坐骨神經痛、網球肘、足底筋膜炎)等,都必須反覆就醫,
且令傳統醫療束手無策,不但花費高昂,持續服藥甚至開刀,也對身體造成負擔。

時至今日,筋膜變形的觀點已成醫界主流,更是看待身體運作的全新方式
——乍看難以處理的失能傷害,其實只是筋膜出問題;
一旦習得正確知識,即可徒手修復、調整變形的筋膜,即刻紓解各處疼痛。
更有無數病患因此大幅縮短復原時間、減少檢查與用藥需求,重拾行動力與健康。

★筋膜究竟是什麼?慢性疼痛從何而來?

筋膜的多重功能是現代醫學研究的新領域,
更是緩解各種慢性肌肉骨骼疼痛與失調的關鍵。

筋膜是如蜘蛛網般的銀色纖維結締組織,包覆了肌肉、內臟、骨骼、韌帶和所有部位;
介於所有可移動的身體部位間,讓這些部位能沒有磨擦地滑動。
換句話說,肌肉骨骼結構的所有動作都必須仰賴筋膜,但筋膜一旦變形,
變得生皺、纏結、撕裂等,日常動作就會受限,或根本動彈不得。

大多數的慢性肌肉骨骼疼痛,都和筋膜變形相關,若未經妥善治療,
基本上就會一直持續下去,吃再多止痛藥也無法消除。
此外,人體全身筋膜互相連結,許多乍看毫不相干的部位,彼此卻有連帶關係。例如:
因背痛所苦的病患,可能同時心律不整;當背痛得到改善後,就連心跳也恢復了正常。

★掌握六大筋膜變形模式,對症修復、緩解疼痛

筋膜變形不脫下列六種模式:

①誘發帶(Triggerband, TB):灼熱感、拉扯感,疼痛沿著一條線出現。
②突出誘發點(Herniated Triggerpoint, HTP):悶痛、刺痛或拉扯感,摸得到結塊軟組織。
③連續區變形(Continuum Distortion, CD):骨骼與筋膜過渡區有痛點,例如足底筋膜炎。
④摺疊變形(Folding Distortion, FD):關節深處疼痛,感覺似乎行動受限,測試卻正常。
⑤柱狀變形(Cylinder Distortion, CyD):疼痛在不同部位遊走,麻木、刺痛、震顫或腫脹。
⑥構造固著(Tectonic Fixation, TF):關節無法活動,例如五十肩。

上述變形有的很普遍,有的則否,最常見的是各種模式混合出現。
有時某種變形持續一段時間後,會引發其他種變形。

徒手治療時無須特殊器具(你只需要一把指甲剪,以確保指甲不會過長)。
接著,請把拇指按進變形的筋膜裡,以各模式相對應的手技推擠、按壓、撫平即可。
突然,你的手肘不痛了、腳不跛了、背也挺直了,一切看似奇蹟,其實不然。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關於筋膜變形治療的常見問答:

►接受筋膜治療前,應該做什麼準備?
►我該如何防止筋膜再度變形?可以做什麼來保持筋膜健康?
►有應該遵循的特殊飲食原則嗎?熱敷對修復筋膜變形有幫助嗎?該服用止痛藥嗎?
►筋膜變形治療與其他軟組織治療相容嗎?我可以同時接受針灸或推拿等療法嗎?

讀完這本書,你會更懂得如何從筋膜變形的角度對症治療,
免開刀、不吃藥,無須特殊器具,即刻緩解陳年疼痛、增進運動表現!

本書特色
◎美國筋膜變形協會權威骨療醫師,破解六大筋膜變形模式與對應手療,即刻緩解各處疼痛!
◎免開刀、不吃藥,無須特殊器具,辨識疼痛種類後徒手按壓,即可修復、調整變形的筋膜。
◎美國亞馬遜4.5顆星推薦,慢性疼痛、運動員、物理治療師都適用的解痛指南!


作者簡介:

托德.卡皮斯特蘭特(Todd Capistrant)
托德是一名骨療醫師,自從2007年起,他的治療方式便漸漸向筋膜變形模式(Fascial Distortion Model, FDM)靠攏。托德除了忙著與「基礎健康合作夥伴」(Foundation Health Partners)提供骨療推拿治療,也花許多時間在美國或國際場所傳授FDM理論。他是FDM學院的創始人,該訓練公司致力在醫學界推廣FDM理論。托德也擔任美國筋膜變形模式協會(AFDMA)的委員,最近更共同撰寫了FDM的教科書。他是艾迪塔羅德狗拉雪橇比賽(Iditarod Trail Sled Dog Race)的選手,當初遷居阿拉斯加就是為了從事狗拉雪撬運動。托德後來退休不再參賽,但仍居住在阿拉斯加的費爾班克斯市(Fairbanks)。
史蒂芬.雷伯(Steve LeBeau)
史提芬是一名作家兼編輯,居住在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St. Paul,Minnesota)。他曾任記者,同時也是前明尼蘇達州長傑西.溫圖拉(Jesse Ventura)的演講撰稿人。
審訂者簡介
吳順堯
現任:
漢銘基督教醫院復健科主任
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經歷:
第八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國家代表隊醫
第三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國家代表隊醫
Lamigo桃猿職業棒球隊醫
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理事

譯者簡介:

鄭方逸
1979年生於臺南市。臺大農藝系畢業,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植物生理學博士,主修植物病蟲害與生物化學。長期旅居美國,現為自由譯者。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