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系統:一個一般理論的大綱 | 拾書所

社會系統:一個一般理論的大綱

$ 675 元 原價 750

魯曼,德國當代知名社會學家,
他稱本書為其第一部重要的出版作品。


魯曼:「我的風格甚至是反諷式的。我想藉此告訴人們,請不要太認真對待我,或請不要太快地理解我。」

本書對於社會學的貢獻:從系統的自我指涉性運作重新理解社會,並且改寫諸多的社會學概念,例如行動、溝通、社會分化、組織、媒介。但,另一更重要的貢獻則在於此書作為一般的系統理論,讓所有的學科,無論是自然科學或人文社會科學,看見(社會)系統如何解決自身的複雜性問題,(社會)系統之間如何相互觀察與描述,如何在演化中創造各種溝通媒介。

溝通作為社會性質之後,魯曼為社會學帶來新的問題意識:社會以自我指涉的方式維持住溝通的再生產,且,自我指涉總是以區別為前提,因此,社會學的研究便在於理解社會系統如何地演化中創造各種差異,以回應它自己所面對的世界複雜性。他的理論所具有的典範意涵,一方面是對於跨科際的一般系統研究的貢獻,另一則是對於社會學研究的啟發,即,從全社會的角度思考,即,一切的思考及行動,包括魯曼自己的理論,都必須以溝通這個運作為前提。這樣的理論聽來保守,但可能比任何的實踐或理論更認真反思自身的可能性。

作者簡介:

尼可拉斯.魯曼(Niklas Luhmann, 1927-1998)

德國當代知名社會學家,他的系統理論是二十世紀社會學的重要理論。

曾於1988年獲「黑格爾獎」(Hegel-Preis),其著作《社會的社會》於1997年獲「阿瑪菲社會學及社會科學獎」 (Premio Europeo Amalfi per la Sociologia e le Scienze Sociali)。

魯曼1970年正式獲得畢勒佛大學社會學教席後,嘗試發展出一套複雜的新社會理論,分成三大部份:一是系統理論的導論,成果即是1984年出版的《社會系統》一書,奠定他在社會學理論的重要地位;其次是社會諸不同系統的各論;第三是對現代社會重要功能的整體性分析,即《社會的社會》。

他的著作繁多,有超過50本的專書與500餘篇論文,如《愛情作為激情》、《社會之經濟》、《風險社會學》、《社會中的法》、《社會中的藝術》、《(對)現代的觀察》、《大眾媒體的實在》、《社會的宗教》、《文學藝術書簡》等,《社會的社會》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後一部著作。身後留下龐大資料,包括手稿、卡片盒,仍在不斷地整理問世中。

譯者簡介:

魯貴顯
天主教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專任副教授。德國畢勒佛大學社會科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學系統理論、風險、時間、溝通。譯有《盧曼社會系統理論導引》、《對現代的觀察》,以及與湯志傑合譯《生態溝通:現代社會能應付生態危害嗎?》和《社會之經濟》。

湯志傑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德國畢勒佛大學社會科學博士。研究領域為系統理論、歷史社會學、社會學理論。編有《交互比較視野下的現代性:從台灣出發的反省》。與魯貴顯合譯《生態溝通:現代社會能應付生態危害嗎?》和《社會之經濟》。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