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微生物大集合
纖毛蟲∕裸藻∕變形蟲∕綠藻∕藍綠菌∕矽藻∕渦鞭毛藻∕甲殼類浮游生物
★不到0.1毫米的單細胞生物也有嘴巴和肛門!
★一平方公尺大的變形蟲也是單細胞生物!
★微生物如何透過有性生殖來改變DNA,度過環境危機。
★裸藻的食物是日光!
★微生物可能是未來石油的替代能源。
在沒有其他生物的太古地球,藍綠菌讓大氣逐漸充滿氧氣,適合生物生存。
★夜晚,在海邊出現的「藍眼淚」,是微生物發出的冷光。
★浮游生物為什麼一天之內,在「海底—海平面」之間進行大遷徙。
你知道去哪裡尋找微生物嗎?要如何親眼目睹它們微小又神奇的世界?讓我們一起帶好裝備,出發去尋訪微生物吧。
以圖文並重的方式介紹八類各有特色的微生物。從認識這些單細胞生物的細胞構造/特殊的生殖方法,到代表性的微生物圖鑑;有寫實的電子顯微鏡照片,也有可愛的擬人插畫,以及根據微生物特性,特別編寫的漫畫版「微生物上學日記」。
這些比頭髮還細小,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大軍,影響著地球的生態,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分解者,科學家也在它們身上找到替代糧食、能源等生物科技的可能性。
小小的微生物存在著這麼多有趣的命題,它們所具備的生存超能力,也是啟發孩子科學精神的最佳媒介,這本書從基礎知識到如何規劃自主研究,提供了完整的介紹,期待孩子能走出戶外,親自去尋訪不可思議的微生物。
作者簡介:
末友 靖隆(SUETOMO Yasutaka)
1980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神戶市。岩國市微生物館館長。理學博士。日本原生生物學會評議員。致力於各種推廣活動以及開發教材,希望透過微生物世界的巨大魅力,培育熱愛科學的少年少女。
作品有:《日本的海產浮游生物圖鑑/二版》、《浮游生物圖鑑》、《原生生物先驅》、《瀨戶內海浮游生物圖鑑》等。
友永 太呂(TOMONAGA Taro)
1961年出生於日本大分縣,目前住在東京都武藏村山市。插畫作品以魚類為主,希望將古今東西的各種生物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所以他詮釋的動物兼具可愛和優美的特色。著作非常豐富,在臺灣出版的作品有:《哪個是哪個?動物比較圖鑑》、《公的還是母的?動物比較圖鑑》、《好奇孩子大探索:變態.變身.變異!我們是機智的海洋生物》等。
陳俊堯(審定者)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譯者簡介:
張東君
臺灣大學動物系動物所、京都大學理學研究科動物研究所。現任臺北動物保育教育基金會祕書組組長,身兼科普作家、推理評論家。
第40屆金鼎獎兒童與少年圖書類得主,第五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少年組特別獎翻譯類得主。著/譯作有《爸爸是海洋魚類生態學家》、《大象林旺是怎麼到動物園》《哪個是哪個?動物比較圖鑑》、《公的還是母的?動物比較圖鑑》、《蟲蟲週刊特別報導 蝸牛哪裡去了?》等超過240本,目標為「著作等歲數、譯作等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