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景 | 拾書所

地景

$ 395 元 原價 500

地景是文化地理學的核心主題,過去三十年是這個領域前所未見的豐盛時期,迸生了一連串影響深遠的地景解讀。本書首度匯集這些原本彼此分離的地景研究傳統於一處,以批判的視角綜合檢視。

本書主張,地景內蘊的張力是地景研究創造性和生產力的來源,激發出地景地理學的新學說。作者細膩剖析各傳統對於地景的理解和定義,回顧了不同地景思考的研究成果、寫作型態與案例,探掘這些研究取徑背後深層的哲學立場和政治議程,並依序檢視了地景的經驗性與唯物論取徑、視地景為「觀看之道」的理解方式、地景文化的論述,以及晚近的地景現象學。本書同時也強調地景研究的跨學科性質,在文化地理學之外,更點評了藝術史、考古學,以及視覺與文化理論等等領域的創見。最後一章則聚焦於透視地景地理學研究當前的發展趨勢與未來展望。

《地景》是一本啟迪式的入門導論。初識者可在書中找到對於地景這個人文地理學的基點,既透徹、豐富又時新的解說。對於研究者和教師而言,《地景》則涵攝了迄今仍流離的諸多場域,是一個未來研究與寫作的創意平台。

本書特色
◆濃縮近30年各界研究之精華,為地景概念的重要導論
◆豐富的生活化案例輔助理解抽象概念,更容易閱讀
◆針對「文化vs.自然」的議題進行全面反思,呈現出最新穎的生態心理學與人文地理學觀點
◆群學「概念書房」第六部:繼《地方》、《移動》、《領域》、《食物》與《饕客》後,拓展之新領域的重要概念。

佳句摘錄
■「地景在我內部思考自身……而我是它的意識。」——保羅・塞尚(Paul Cezanne)│藝術家
■「地景這個概念,意味了分離與觀察。」——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文化史學家兼文學批評家
■「地景是觀看之道,或更好的說,是再現之道的歷史。」——柯斯葛羅夫與傑克森(Denis Cosgrove and J.B. Jackson)│文化地理學者
■「窺視癖和自戀的交錯……建構了地理學對地景的凝視。」——吉蓮.蘿絲(Gillian Rose)│女性主義學者、《視覺研究導論》作者
■「……地景作為積極的能動者,『必須追蹤地景抹除自身的可讀性,並將自身自然化的過程』。」——唐.米契爾(Don Mitchell)│文化地理學者
■「借用梅洛龐帝的用語,地景與其說是客體,不如說是『我們思想的家園』。」——提姆.英戈爾德(Tim Ingold)│人類學家

作者簡介:

約翰.威利(John Wylie)
艾希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的文化地理學教授。

譯者簡介:

王志弘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錢伊玲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生

徐苔玲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學碩士、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碩士

張華蓀
中原大學地景建築系副教授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