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於海陸之際:打造高雄西南海岸線社群生活的演變 | 拾書所

寓居於海陸之際:打造高雄西南海岸線社群生活的演變

$ 405 元 原價 450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研究叢刊

高雄在戰後有日常生活實作的海,以及資本化、全球化的海,這兩種海的想像與硬體設施交織共進,在各方的想像與期待中,經歷不同時期治理思維下的海岸工程,將原本是灘地的高雄西南沿岸,變身為混凝土與鋼筋共構的港口與海埔地。

本書以人類學的角度,從海岸出發,將高雄西南海岸的變遷視作基礎設施化的過程,以檔案與民族誌故事的分析,探索不同尺度行動者的關係,記錄並重新詮釋自然與社會的互動。透過作者視角,看人類行動者對於土地情感與環境互動,模塑並維持了這片海埔地;也看自然現象與非人物種在不停變動的海陸韻律中,持續生成的社會關係與想像,以及基礎設施系統內在「縫隙」展現的蓬勃生機。

國立臺灣圖書館109年度臺灣學博碩士論文研究獎助優等、第四屆「李亦園先生紀念獎學金」——評審團特別獎。
獲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20年「寫高雄──屬於你我的城市歷史」出版及文史調查計畫獎助

作者簡介:

楊柏賢

在喧囂而有著特殊氣息的港口城市長大,過去在離家與回家的不同路線中,曾走過歷史的領域,在自我約定下開始做田野,熱愛觀察人際場域中的肌理,也喜歡呼吸海與山的空氣。做過策展,目前在當代都市鄰里關係中,找尋社區共好的可能性。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