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調節「情緒溫度」,情緒穩定的爸媽,撐起內在安定的小孩!
你家的孩子是否也愛生氣、亢奮時根本聽不進人話,每次都要跟他大小聲才有用?明明只是想好好溝通,卻都演變成爭吵與責罵,大人小孩都筋疲力盡……。
你可曾想過,其實小孩難搞、愛唱反調並非是天生的,而是無形之中「吸收」了大人的情緒,有樣學樣的反應在他們的行為上……
★父母的各種情緒,都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你以為不吼叫、不暴走,就是情緒很好的大人?其實冷暴力帶來的傷害也不容忽視,常常焦慮、不耐、面無表情、冷淡、緊張等情緒,孩子都感受得到,積累下來,容易複製爸媽的情緒模式,成為沒有同理、容易失序的孩子。
本書作者為在小學教育現場超過30年,具有情感與腦科學研究背景,希望大人能正視「情緒溫度」,父母言行對孩子的情緒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也透過具體的例子與方法,讓大人重新學習面對自己的情緒,像是寫信給發怒的自己,透過對話,找出生氣的原因,與冷靜下來的方法。這樣的練習,不僅可以正視自己的情緒,也能帶著孩子找出情緒根源。
★冷淡、暴怒,孩子其實要說的是……
美國心理學家將二十八種情緒分成正向、負向、高強度,與低強度情緒,即為「情緒溫」度」。舉例來說,驚恐、憤怒、害怕等高強度情緒,即屬於較高的情緒溫度。
如果小孩長期感受到外界高強度的情緒,他們的情緒溫度也會走向極端,常以憤怒等更加激烈的情緒,取代失望等原本較緩和的情緒,所以孩子不是不受教,而是受到環境的影響,學會了激烈的表達方式。長期下來,更會影響學習發展與社會化過程。
★大人先降溫,才能和孩子溝通
當孩子的情緒溫度過高、無法溝通時,父母得先冷靜下來,才能陪孩子一同疏通情緒,本書也提出了具體的練習法。
1.降低音量,好好說話
當孩子已經處於緊張模式,父母的高聲斥責只會讓孩子的不安感加深。因此最好能注視雙眼,用更低沉、溫柔的聲音向孩子說話。
2. 練習說「沒關係」,建立新的情緒習慣迴路
容易因為一點小事敏感、動不動就發脾氣的孩子,其實是依循了過往經驗的重複行為。要改掉大腦的習慣迴路,就要開始練習說「沒關係」,建立新的情緒習慣,慢慢養成平穩的情緒。
【本書特色】
1.實際案例解說情緒溫度問題:30年現場經驗國小退休校長,分享親身輔導情緒失控、行為偏差等學童案例,帶大家認識情緒如何影響發展與學業表現。
2.由腦科學角度了解情緒機制:帶領讀者觀察身體調適情緒的能力,了解過熱的情緒如何藉由神經系統影響身體,以及神經系統異常導致身體失衡時,該如何調節、恢復平衡狀態。
3.全家人共同的情緒調節練習:學會控制情緒,才能靜下心來溝通、學習。透過互相尊重、了解,一同練習情緒調節與正向互動,為孩子與父母的情緒降溫。
作者簡介:
韓成範
畢業於國立光州教育大學,並取得高麗大學教育研究所社會教育系碩士學位。之後,在位於全羅南道長興郡的一所小學任教。擔任教職第二年起,開始著手撰寫地方教科書,參與多項教材編撰工作。於1998年成立《兒童創意開發研究協會》,除了撰寫《邁向創造力》外,更執筆撰寫許多創意教育相關資料。在教育部舉辦的創意暨品格教學研究會活動中,曾榮獲全國優等獎(2011年)及教育部長獎(2014年)。
舉辦創意相關課程時,對研究「人類的大腦」產生興趣,正式投入腦科學領域學習,遂將《兒童創意開發研究協會》更名為《大腦創意研究協會》,經營逾二十年。2012年至2014年擔任教育部百大教育課程評審委員,並在濟州島耽羅敎育院、慶尚南道教育研修院、釜山廣域市教育廳、全南教育研修院等地,舉辦創意開發、未來核心能力、自尊感教育、情感教育等相關講座,持續二十多年不間斷。
目前在光州月季國小擔任校長,以「樂在學習」為教育目標,教育無數莘莘學子。月季國小並於2016年榮獲教育部評選為藝術教育優等學校。
譯者簡介:
鄭筱穎
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畢業。是兩個小孩的母親,也是熱愛書籍的譯者。喜歡用文字說故事,渴望分享更多溫暖的作品,並在每個人心中種下美好的種子。譯有《疲憊媽媽的修復練習》、《被欺負時,可以打回去嗎?》(采實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