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想像的全球多樣化:浮現與蛻變 | 拾書所

客家想像的全球多樣化:浮現與蛻變

$ 360 元 原價 400

為什麼一群語言腔調、祖籍地來源、飲食習慣都「不太一樣」的一群人,會想像彼此之間有著共同祖先、分享共同文化,形成客家群體的想像,在當代跨越民族國家的疆界彼此串連?
關於客家想像的形成課題,在整個客家知識體系建構裡占據相當重要的位置,近二十年以來學界探討重點已經從過往探究客家是什麼,轉向於關注客家如何形成。
將近兩百年的客家想像內涵,事實上隨著時間、空間、以及參與者的介入有著很大的變化。空間上更是從中國華南一帶逐漸發展出來,在1920年代影響東南亞,1970年後更擴及於全球。本書認為,透過考察客家想像的形成與內涵變化,將有助於我們理解當代客家人跨國串連的現象。

作者簡介:

張容嘉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現職為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研究發展組副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學術專長為族群研究、全球客家研究、跨國主義理論,研究重心關注於東南亞客家及海外華人社會研究、族群與多元文化、性別與客家女性、博物館展示與文化等相關議題。研究曾發表於《思與言》、《全球客家研究》等刊物。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