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口述史──泰雅族和夫與日本妻子綠 | 拾書所

臺灣原住民口述史──泰雅族和夫與日本妻子綠

$ 317 元 原價 360

1969年,在當時還是「特別管制區」的桃園復興鄉角板山,一場泰雅族青年和夫與日本女子綠的婚禮,震動了臺灣社會!

「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感到有些不寒而慄的。剛結婚的時候,真是一個恐怖的時代啊。」──綠
來自日本的綠不顧反對,毅然嫁入桃園角板山,當時那裡是一般平地人沒有「入山證」也不准進山的特別管制區。綠來到戒嚴狀態下的臺灣,過著隔牆有耳的生活,凡事都要小心翼翼。

戒嚴時期的臺灣與北部泰雅族人的生活是什麼樣貌?

在那個年代,「高砂族」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而坐牢者不在少數,更有樂信‧瓦旦等人被處決。瓦旦‧達拉(林昭明)在學校產生了「我們也要創造自己的文字,書寫自己文字的文章」的想法,他參加「蓬萊民族自救鬥爭青年同盟」,卻因此被控「叛亂」,入獄十五年;兄弟林昭光則被誣告與中國共產黨有關聯而入獄。

日本學者菊池一隆自1976年起,十餘次走訪角板山,以日語親自訪談:和夫&綠、樂信‧瓦旦的親族林昭明、林茂成與林昭光;以及二戰時期的高砂義勇隊黃新輝與泰雅族傳教士黃榮泉。
本書分為兩輯:輯一是和夫與綠的訪談紀錄。兩人口述從跨國通信、戀愛、結婚到山地生活的細節;第二部分則以「白色恐怖」為中心,對角板山泰雅族進行訪談,包括當時入獄的林昭明、林昭光,受難者家屬林茂成;也兼及參加高砂義勇隊出征的黃新輝與泰雅族傳教士黃榮泉等人。
七則證言、大量照片,這是一段白色恐怖時期的泰雅族口述史,這是關於那個年代,我們還不知道的事。

作者簡介:

原著∣菊池⼀隆
1949年出生於日本宮城縣。愛知學院大學文學部教授,文學博士,經濟學博士。1999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研究所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週年中國革命史中青年學術海外優秀論文獎」。
著有《中國工業合作運動史の研究──抗戦社會経済基盤と國際反ファッショ抗日ネットワークの形成》(汲古書院,2002年)、《日本人反戦兵士と日中戰爭》(御茶の水書房,2006年;由朱家駿主編/校譯,林琦、陳傑中翻譯為中文版《日本人反戰士兵與日中戰爭》,香港,光大出版社,2006年)、《中國初期協同組合史論1911-1928》(日本經濟評論社,2008年)、《中國抗日軍事史1937-1945》(有志舍,2009年;由袁廣泉中譯《中國抗日軍事史1937-194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戦爭と華僑——日本、國民政府公館、傀儡政權、華僑間の政治力學》(汲古書院,2011年)、《東アジア歴史教科書問題の構図——日本・中國・臺灣・韓國,および在日朝鮮人學校》(法律文化社,2013年;由張新民編譯《東亞歷史教科書問題面面觀》(稻鄉出版社,2015年)、《臺灣北部タイヤル族から見た近現代史——日本植民地時代から國民黨制限時代の「白色テロ」へ》(集広舎,2017年;中譯本《由臺灣北部泰雅族看近現代史——日本殖民時代至國民黨政權時代的「白色恐怖 」》即將出版)以及本書。


編譯∣張新⺠
大阪市立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教授,文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化論、中國電影史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國的現代性與城市知識分子》(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映畫と「大東亜共栄圏」》(合著,森話社,2002年)、《帝國主義と文學》(合著,研文出版,2010年)、《中國映畫のみかた》(合著,大修館書店,2010年)、《多角的視點から見た日中戦爭》(合著,集広舎,2015年)、《日本映畫の海外進出──文化戦略の歴史》(合著,森話社,2015年)等。
本書緒論、第一部、主要參考文獻、原著後記翻譯。

中譯∣邱昱翔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班畢業。現為大阪市立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言語文化學專攻中國語中國文學課程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台灣日治時期戲劇史。發表論文〈太平洋戦爭期の布袋戯〉(《中國學志》大阪市立大學中國學會,恆號,2017)。
本書第二部背景、證言1至3翻譯。

中譯∣謝川⼦
2017年畢業於大阪市立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言語文化學專攻中國語中國文學課程碩士班。現為同專業博士生。主要從事研究中國大陸酷兒電影研究,碩士論文《中國大陸酷兒電影之初探》,已發表論文〈中國大陸クィア映畫の原形――映畫「木蘭従軍」(1939)の再解釈について〉(《中國學志》大阪市立大學中國學會,恆號,2017)。
本書第二部證言4至證言7翻譯。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