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的勇士 | 拾書所

西螺的勇士

$ 264 元 原價 300

《西螺的勇士》為2021年西螺福興宮規劃將典藏之重要古物、一般古物研究成果,進行系統性出版專書之一,本書希望藉由繪者之手,將國家重要古物─西螺福興宮的「好義從風」匾的由來,用活潑的方式呈現,讓孩子輕鬆的認識這項重要的文化資產。

西螺福興宮位於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老街,居民稱「媽祖宮」。據文獻記載清康熙56年(西元1717年),福建湧泉寺明海禪師由湄洲奉請媽祖到西螺,搭建草廟奉祀,庇佑漢人移民。由於香火鼎盛,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當地的商人們倡議,集資興建廟宇。乾隆年間,地主鄭時敏將隨身敬拜的媽祖迎入福興宮奉祀。時至今日,福興宮依舊香火興旺,是西螺街第一大廟。

清朝道光12年(西元1832年)農曆10月,嘉義城被反抗官府的張丙人馬佔據。當時維持臺灣中、北部治安最高的官員──北路協副將葉長春,來到西螺街福興宮前號召義勇一起前往嘉義城平定事件。不久,西螺保和布嶼保,也就是今天西螺、二崙、崙背、莿桐地區的鍾、廖、李、林等姓氏族人,迅速組織了一支具有武力防衛的義勇隊伍。在太平媽的庇祐下,眾人宣示出兵嘉義城,最後成功平定事件。隔年(西元1833年)農曆8月,清朝政府感念義勇們的努力付出,於是由葉長春大人贈送「好義從風」匾,並且將匾額懸掛在濁水溪流域媽祖信仰中心的福興宮,紀念西螺義勇的光榮事蹟。

作者簡介:

文字作者
黃漢偉
新北板橋人,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畢業後陸續從事報紙編輯、採訪編輯、專案企劃工作。學生時開始親近傳統信仰,與一群因六房媽而結緣的研究者合著《相約五股六房媽過爐》。作品散見於《看見夢想的力量──20支桃青團隊翻轉桃園全紀錄》、匠人魂、太報等。

楊朝傑
彰化二水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長期從事濁水溪中、下游的地方社會與族群關係的探討,發表多篇論著。近年,積極探尋十九世紀濁水溪沖積扇平原上的街庄故事,同時也投身在文物類文化資產與地方社會歷史的發掘,期盼自己能為臺灣各地承載著生命厚度的歷史而努力!

繪本畫師
溫詩云
目前擔任教育類遊戲美術設計師,在遊戲領域已有數年經驗,插畫更是從大學時,慢慢累積實力,也嘗試和跟不同領域的團隊合作,陸續也有開畫展和演講,以及錄製podcast等不同面向的經驗。藝術是大家的共通語言,只是在創作方式有許多延伸。對我來說,不受限制的創作且找到自己所愛,愛就會自然流露在每個作品中。

清代服飾史顧問
廖伯豪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生兼任歷史文物管理專員、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碩士。學生時代參與各項文物調查研究、歷史考古發掘整理、文物保護等科研工作,碩士畢業後相繼服務於國史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成功大學博物館、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擔任專案研究助理及共同研究人員,專長為文化資產古物類研究、中國服飾史、中國古器物研究、古物測繪。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