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爆竄、大國角力,從「喪屍文化」理解國際政治架構的第一本書!
「屍速列車」在想像中啟程,在現實中失控。
各國官僚體系如何對抗「新冠病毒黑天鵝」?
美國政治理論明星學者、資深阿宅的「喪屍求生地圖」
一本看懂後Covid-19時代國際關係局勢!
【內容簡介】
自千禧年起,「喪屍」(殭屍、活屍、活死人等概念)成為最受歡迎的文化隱喻與形象呈現。作者為美國傑出明星政治學者,也是飽覽喪屍電影與相關著作的資深阿宅,全書由「喪屍」的定義開始,逐步假想當「喪屍」病毒蔓延全球,「當死人從墳墓中跳起來,開始吞吃活人,國際政治將如何反應」?這本開創性的理論小書,回答了其他社科學者始終不曾提出的問題,看似腦洞大開,實則精妙援引流行文化作品中諸般「喪屍」隱喻,將其置入國際關係分析框架,大膽預測面對「活死人」攻擊時,世界各國政府與各式政治思潮的可能應對策略:自由主義者認為喪屍與活人將和諧共存;社會建構論者則確信它們可透過社會化加以馴化;「核威懾」的終極滅絕手段,對死靈大軍也起不了作用,因為它們不懂得害怕。從《活死人之夜》、《28天毀滅倒數》,到《屍速列車》、《陰屍路》,想像中的行屍走肉大軍,在疫情橫掃的現實中,不曾如此貼近當下的我們,如此「屍控」……
=====================================
有能力發明 mRNA 疫苗、強力膠布、智慧手機和奶油夾心蛋糕的物種,
應該不只能與食人鬼抗爭而已。我們得讓大腦恢復活力,
以便學著解決由「活死人」這隱喻所造成的政策問題……
=====================================
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喪屍行為的三個假設如下:
1.喪屍渴食人肉,不吃其他喪屍⋯⋯因為那樣太噁心了。
2.除非大腦被毀,否則喪屍是殺不死的。
3.凡是被喪屍咬傷的人,必然變成喪屍。
滿足這些規則的喪屍都會對國際關係產生顯著影響。
反過來看,國際關係的性質也會影響全球對食人鬼來襲的反應⋯⋯
=====================================
王立/《阿共打來怎麼辦》作者
任天豪/國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沈旭暉/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教授
陳嘉行/焦糖哥哥
楊昊/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特聘教授暨國關中心副主任
蕪菁雜誌/FB「蕪菁雜誌」版主
──屍控推薦(按姓名筆劃排序)
【各界好評】
本書作者以強大想像力結合超現實的場景,將國際關係理論與概念應用發揮得淋漓盡致,內容有趣且發人深省。
──楊昊/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特聘教授暨國關中心副主任
關於國際關係最有創意的書,也是最睿智的書。
──彼得‧貝納特(Peter Beinart),《伊卡洛斯綜合症》(The Icarus Syndrome)作者
感謝德雷茲納這本書,它在美國外交政策思維的胡言亂語中鑿出了巨大的孔洞通道。我們這一領域的理論一向單薄,且往往代價高昂;如果需要作者的「喪屍攻擊」來刺破理論家們的臃腫不堪,本書就是武器。
──雷斯里‧H‧蓋博(Leslie H. Gelb),外交關係委員會名譽主席、前《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德雷茲納之於喪屍攻擊,正如修昔底德之於伯羅奔尼撒戰爭:他們都是偉大的記錄者。作者既機智又富見地,使國際關係的舊觀念與傳統重新煥發活力。
──G‧約翰‧艾肯貝里(G. John Ikenberry),普林斯頓大學
本書填補了國際關係文獻敘事的一段空白,並透過一種新鮮、有趣和有效的方式傳達關鍵的國際關係理論,為其骨架添上了肉。
──丹尼爾‧內克森(Daniel Nexon),喬治城大學
這本有趣的、深思熟慮的、引人入勝的書完美地將喪屍敘事經典與國際政治理論相結合,使人類──以及非人類──的行為變得有意義。這是唯一一本能讓學生邊笑邊思考的國際政治教科書。事實上,本書是大腦的養分補劑:當然,這可能只會吸引更多的喪屍。
──斯蒂芬‧賽德曼(Stephen Saideman),麥基爾大學
作者簡介:
丹尼爾.W.德雷茲納(Daniel W. Drezner)
塔夫茲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布魯金斯學會常駐高級研究員、《華盛頓郵報》特約編輯。曾任職於美國財政部、蘭德公司等單位。學術成果豐碩,文章常發表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外交事務》等重要刊物。其他著作有《體系行得通》(The System Worked)、《話語權的世紀角力》(The Ideas Industry)等。
譯者簡介:
翁尚均
法國巴黎第四大學博士畢業,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及格,文化行政職系公務人員正式退休,現專事英、法文中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