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訊息背後的人心,你對世界的理解就會比昨天更透徹。
★ 超過30年研究,日本知名學者寫給現代人的「資訊傳播心理學」
★ 以語言學、心理學、資訊科學破解全球「爆紅」、「瘋傳」、「恐慌」等事件
★ 跨界好評:方格正∣王宏恩∣洪貞玲∣陳慧敏∣野島剛
※ 本書2019年曾以《流言效應》之書名上市
資訊,是人與人連結的籌碼
我們做任何選擇、融入不同團體、做人生計畫、甚至在確立信念時,都仰賴所掌握到的資訊。然而今天有太多飛快推送的「人工」訊息,讓我們一腳踩進決策陷阱、甚至人際關係也蒙上陰影。
謠言在傳開之前,本是立意良善
為何社會上有這麼多騙子,不負責任地操弄真相?本書依時間線分析,「一則訊息引發全國騷動」的經典案例,並點出:謠言、假訊息只不過是一群人的無心之過,所引發的連鎖效應。
為資訊裹上糖衣的共犯結構!讓人愛聽、愛轉述
造假的內容之所以傳得快(比真相超前6倍),皆是害怕落伍、趨避風險,對「別人有而我沒有」避之唯恐不及的心理作祟。
你可能每天都會聽到「欸,我聽朋友說……」。
你是身在井底的全知、
虛實不分的訊息搬運工,
還是一眼看穿資訊價值的先覺?
本書提供一套媒體判讀、數據解讀的後設思考。從資訊失真的過程、不同交流場所對聽者心理的影響、轉述八卦的人際福利,到不同身份(性別/婚姻狀況)對資訊類別的偏好,整合成一面看得見的資訊路網圖。
從接收到轉傳,「影響力」與惡,其實差之毫釐:
● 人類消化資訊的方式,天生就不太客觀
大腦在聽或讀到與觀念不符的訊息時,會依3個步驟調整它:
分辨出重點、或畫面中的主角(去背)→
將多餘細節省略(重點畫線)→
使訊息看起來合理、與自己的觀念一致(校正)。
● 轉述訊息可滿足人際目的
「從他的反應,就能看出他的立場」
「講這個一定能炒熱氣氛!」(不是真的也沒關係)
「告訴他這個健康知識,讓他知道我關心他」
即便只是轉發無關緊要的趣聞,背後都有動機存在。
研究發現,現代人一天會接收到105,000字的資訊,
在如此應接不暇、又手無查證方法的情況下,我們必須知道:
訊息本身必然是無數個人偏好、主觀意識的結合體,而且隨著傳播不斷「演化」,有自己的「生命史」。
相信,是出於避險本能,而散播,是為了預防萬一。
在資訊判讀時代,需要摸透的不是訊息,而是人心。
謠言有多種別稱,無人能置身事外:小道消息、警訊、八卦、好康、冷知識、假新聞、「踢爆」、疫情新聞、財經內線消息、「你一定不相信」、「我只告訴你」、「誒,我朋友說」……。
以下心理學原理,也會影響我們對訊息的取捨:
✔羊群效應 ✔喜好原理 ✔錯失恐慌症 ✔自利性偏誤 ✔奧坎剃刀 ✔巴南效應 ✔互惠原理
※ 本書2019年曾以《流言效應》之書名上市
作者簡介:
松田 美佐/社會學家
在溝通、社會心理學、資訊科學等領域有傑出成就。
生於兵庫縣,畢業於東京大學社會心理學專修課程,人文社會研究所社會文化研究暨社會資訊科學博士班肄業,曾任東大社會資訊科學研究所助理,現任日本中央大學教授。2021年曾經來台灣,以學者身分訪問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進行獨立研究。
著有《流言的科學》、《手機的2000年代:成熟的移動社會》(合著,東京大學出版社)。
譯者簡介:
林以庭
文藻外語大學日文系畢,現為專職譯者。
大半輩子都和日文及貓咪泡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