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而言是極為痛苦的事,請你這麼解讀。」
「我為了不在未來遭受屈辱,現在不想受到尊敬,
與其以後忍受比現在更孤獨的自己,我選擇忍受現在孤獨的自己。」
■夏目漱石集人性大成之作■
■窺探人性的陰暗面,剖析心靈的善惡與脆弱■
■道德潔癖的人物塑造深具醒世意義■
《心》為夏目漱石的長篇小說代表作之一,自受神經衰弱之舊疾所苦,夏目漱石於47歲寫下飽受自我內心折磨的人物,內容極盡探究紛亂複雜的人心,刻劃人性的自私與良心的拉扯。
「老師總是很安靜,很沉穩,但有時會閃過一抹奇妙的陰鬱,就像烏雲投射到窗戶上,才覺得剛投射過來,卻馬上又消失了。」
那位被尊稱為「老師」的人,有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祕密。父母的離去、叔叔的背叛、年少時的心動、朋友的死亡,一樁樁一件件,在老師的靈魂烙下層層暗影,老師看似不作為、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態度,正反映著內心多年的無助與痛苦。
「可是……可是你聽好了,戀愛是罪惡的喔,你懂嗎?」
被問到戀愛的老師,說著令人費解的話語。厭世的老師深愛著師母,但老師和師母中間隔著那個不忍宣之於口的祕密,表面上他說著他們的幸福,卻暗中獨自演奏著他的悲歌。
一個意外的消息,讓老師在心中藏了一輩子的秘密,最後化作一沓厚厚的手寫信,揭露著人性的黑暗面與複雜難解的人心,他希望自己的一生能供世人參考,也希望能死守他一生中最孤寂的摯愛。他帶著解脫與必然,悄無聲息地踏上生命中最後的道路離去。
作者簡介:
夏目漱石
Natsume Souseki
(1867~1916)
1867年出生於東京,本名夏目金之助。從小喜愛漢學並學習漢文,「漱石」的由來就是取自唐代《晉書》中的「漱石枕流」。大學就讀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系,33歲赴英國留學,1903年自英國學成歸國後,任教於東京帝國大學及東京第一高等學校。1905年發表長篇小說《我是貓》後大受好評,先後完成《少爺》、《三四郎》、《門》、《心》等等小說。於1916年因胃潰瘍惡化辭世,得年四十九歲。
夏目漱石的作品融合了東西方的文化,無論是文學或藝術都有相當高的造詣。幽默風趣而犀利的文風,讓他的作品與眾不同,是日本近代文學史中的重要代表,對後世的影響也相當深遠。
譯者簡介:
林佳翰
佛系接案者,現為中日口筆譯者、日語教師,在享受文字轉換的樂趣之餘,靠閱讀與舞蹈陶冶性情及探索自我。譯作散見於小說、健康養生、生活、學習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