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星象:流傳千年的文化傳承×連接天地人生的哲學巨作,當星座遇上易經,兩者會擦出什麼火花? | 拾書所

八卦星象:流傳千年的文化傳承×連接天地人生的哲學巨作,當星座遇上易經,兩者會擦出什麼火花?

$ 205 元 原價 260

「星座」與「易經」
一個是源遠流長了幾千年的文化傳承
一個是連接天地人生、時域和空域的哲學巨作

「黃道十二星座」常常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
許多人透過星座分析他人的性格與行為,甚至作為交往對象的參考,
星座的由來是什麼?它是一種迷信或某種權力的象徵?

天干地支、六十四卦、陰陽五行論……
中國傳統的信仰文化可謂目不暇給,
古人用其通曉天命、卜吉凶,並延伸出獨特的哲學觀,
想要探究一個民族的信仰,必須先讀懂整個歷史背景!

你或許覺得奇怪,星座看似毫無根據,怎麼能與天文學扯上關係?
如果能夠透過星座判斷性格,那世界上不就只有十二種人了?
《易經》是遠古時代的產物,用它來占卜、算命真的可靠嗎?

今天就讓我們把枯燥乏味的理論丟到一邊,一起來聊聊星座的八卦,探索那些流傳已久、神祕又難以用科學解釋的星象文化!

【星座分類二三四,關於屬性的那些事】
.陰陽屬性
占星術認為,十二個星座中,其實是有六個能量點,佐以一陰一陽的對稱性發展,形成了十二個星座,每一對星座都互相含有「對宮」的隱藏性特色,而這也反映了這個宇宙的實像;任何對立的事物間,都有其共通的本質。
陽性星座→積極、主動、樂觀、進取
陰性星座→消極、被動、悲觀、內斂

.季節屬性
將十二個星座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分為四個三星座小組(基本星座、固定星座、變動星座),在任何一件事情的流程中,都需要有開創性的人才、整體發展的人才以及研究企劃的人才。這三種人各自在不同的時空擔任重要角色,缺一不可。
基本星座(誕生者)→勇於行動,喜歡指揮別人,希望自己居於領導地位。
固定星座(守護者)→性格固執,比較不願意接受變化,整個人生的行為都和情緒有密切關係。
變動星座(改變者)→聰明、反應快、讀書成績名列前茅,喜歡跟著潮流走,觀念總是新而易變,重視不同意見的整合。

.物質屬性
從占星術的眼光看世界,這個世界就是由火、土、風、水四個元素所組成的。每個人的體內都有這四種元素,只是多寡比例不同而已。任何事物從人的眼光看去,都是由這四大元素組成的。
火象星座→行動力強、肌肉發達
土象星座→物欲重、實踐力強
風象星座→愛講話、愛交朋友
水象星座→重感情、直覺性強

【透過《易經》六十四卦,窺探自然界中的天人關係】
《易經》強調「知天」,即了解、掌握自然界規律的變化。
《易經》以其特有的卦象系統,概括地表現出自然界的複雜變化,然後讓人根據自然界變化的規律,去了解自己目前的處境,設計自己應該採取的行動。
《易經》六十四卦的整體排列所展現的宇宙變化,可以用來表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陰陽遞轉,顯示春夏秋冬、二十四個節氣;也可以用來描述天象的變化,把斗轉星移囊括其中。

【星座與《易經》,反映出人類對自我存在的不確定】
.人類在多數時間裡,把靈魂和肉體託付給「上帝」
原始人類在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時,往往依賴於自身的「本能」,
即便隨著科技進步,我們有了更多處理與解決問題的方法,
但在尚未習得或掌握方法前,我們還是如同祖先一樣依賴本能,
而「信仰」和「信仰文化」便是人類本能在文化中的具體展現。

.人類最早的信仰,從何而來?
有人說:信仰就是西方人說的宗教,華人社會稱為「天道人倫」。
而重新探討信仰的定義,會發現它與「本能」有著很多相似之處,
信仰其實是一個人的「三觀」,與信奉宗教、參加某組織並不等同,
一個人的信仰是時刻存在的,並且會隨著環境和時代的變遷而改變。

〔本書特色〕
本書系統性地分析了星座文化的屬性和它的趣味性,以及為什麼許多人知道它並沒有什麼根據卻仍舊喜歡它。對於《易經》,則結合了四書五經和《黃帝內經》的內容,闡述它們所代表的華夏精神的內涵,並表述出這些民族經典中所包含的天文學意義。

作者簡介:

姚建明,天文系畢業,主要從事天體測量地球自轉方面的研究。科普作家、電視臺科學顧問、圖書館約聘講師,多次在圖書館以及各級學校舉辦天文、地球方面的知識型講座。著有《中西封神榜,先有神還是先有人?》。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