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愛,必須先了解人性
《愛的藝術》鼓勵了千千萬萬人
然而冷戰、核武挑戰佛洛姆的信念
為了回應人類暴力與戰爭不斷的破壞性行為
佛洛姆傾全力寫作《人類破壞性的剖析》
洞察人類的破壞性從何而來,才能知道愛具有的力量
才能明白沒有愛,人類的破壞性行為會更加失控
最關注人類的社會心理學家佛洛姆
探討人性黑暗面經典專著,全新繁體中譯本
出版50年,全球暢銷200萬冊
佛洛姆是一位以人本主義角度來觀照人類的社會心理學家、哲學家、精神分析師。他在《愛的藝術》中談愛是人類的本能,可透過學習來喚起愛的能力。在《人類破壞性的剖析》中,他從人性的惡切入,探討人類的暴力傾向從何而來,破壞性行為是否為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
人類為什麼是靈長類動物中,唯一會大規模傷害,甚至毀滅同類的動物?《人類破壞性的剖析》是社會心理學中全面探討人性黑暗面的經典專著,佛洛姆除了運用其心理學領域的專業素養,更援引神經生理學、動物心理學、古生物學和人類學的知識,來嚴謹查核自己的理論;並以希姆萊、史達林、希特勒為例,具體分析其人格特質與破壞性行為的成因。
身為二十世紀重要的思想家,佛洛姆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生前反戰、反核,讀者能在他的著作中,感受到他對人的關懷,以及提倡用愛來安身立命。撰寫《人類破壞性的剖析》時也不例外,他主張:創造適合人類成長的環境條件,只有對生命的愛可以打敗對死亡(破壞性)的愛,由此,人類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與自主。
作者簡介:
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 1900-1980)
二十世紀重要的社會心理學家和哲學家,是精神分析文化學派中對現代人的精神生活影響最大的學者。他擅長以社會學角度看待現代人的心理與行為,試圖以人本主義精神分析理論來改善現代人的處境和精神狀態,同時也是人文主義倫理學的倡導者。
佛洛姆的理論調合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馬克思的社會批判,綜合人學的微觀與社會學的宏觀面向,是現代美國心理學研究獲致重大發展的關鍵性人物。主要著作有《逃避自由》、《自我的追尋》、《愛的藝術》、《健全的社會》、《馬克思關於人的概念》、《人類的破壞性解析》等,對當代社會心理學的建立貢獻卓著。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哲學碩士,專職譯者。譯有《愛的藝術》、《大海,大海》、《德國小鎮》等(以上皆木馬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