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麵點的新配方:麵粉+米粉的實用技法,軟Q包子×好吃餃子×臺式粿粄×傳統酥派! | 拾書所

老麵點的新配方:麵粉+米粉的實用技法,軟Q包子×好吃餃子×臺式粿粄×傳統酥派!

$ 334 元 原價 380

名師教你掌握關鍵技巧,
只用電鍋、烤箱和家用鍋,
在家做32道傳統點心零失敗!


記憶裡的麵點和米食,往往只有逢年過節才吃得到,或者吃起來總是少一味!現在開始學會在家動手做,隨時想吃都吃得到,而且零添加更健康安心!

「澳泥」是小時候的零嘴,用地瓜製成的外皮,內餡則是紅豆泥,外層再沾裹椰子粉;上海早期傳來的「心太軟」,是過年最受歡迎的必吃甜點。道地的九層糕必須吃得到黑糖香,還要層層分明、軟Q彈牙;油酥皮做成的咖哩酥、白玉酥,口感酥脆外,層次更是豐富。學會麵粉和米粉的實用技法,讓老麵點的好滋味變成生活的日常!

▍麵粉+酵母=軟Q包子
市售的包子往往皮厚餡少,又或者皮夠Q但餡料不對味。學會掌握發酵麵團的技巧和溫度,加上調拌最愛的內餡口味,自己在家做的包子饅頭最美味!

▍麵粉+水=好吃餃子
週末的悠閒午後,最適合和孩子一起動手玩麵團!先包餃子、鍋貼當週間的常備晚餐,再做澳泥當成下午茶點心。

▍水皮+油心=甜鹹酥派
中式的油酥麵點和西式的丹麥可頌概念相似,利用水皮(麵團)和油心層層交疊,經高溫烘烤後香氣四溢、酥脆迷人,內餡更是可甜可鹹!

▍米粉+水=臺式粿粄
糯米粉、蓬萊米粉、在來米粉各有各的特性,糯米粉是年糕、湯圓的主材料;蓬萊米粉可以做發粿;在來米粉則用來做蘿蔔糕、九層糕,調整三種粉的比例達到最剛好的口感。

本書特色
1.揭開業內的完美配方,跟著做就能輕鬆上手,還可以參考「Bonus」做各種變化。
2.完整解構麵點、米點的製作技巧,以詳細的圖片呈現專業手法。
3.每章節講解製作的重點概念,從原理層面瞭解麵點、米點的特性。
4.製作步驟會出現「Tips」提示,讓新手也能掌握不失敗的關鍵要點。

作者簡介:

胡俊明

‧現職
名廚20聯盟國際食品有限公司 總經理
臺中市暖心園餐廳 行政主廚
臺中市餐飲文化觀光協會 總幹事
香提啡興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經歷
日月潭教師會館 主廚
亞哥花園 副主廚
暨南大學中餐廳 主廚
中州科技大學保健食品系研究所 碩士

‧得獎
2017上海FHC烹飪藝術競賽 中式點心展示銀獎
2017全國金廚盃競賽 特金廚獎
2015兩岸四地精英賽 金獎
2013世界廚皇精英賽 特金獎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