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雜文的演變:從《文心雕龍》到《文苑英華》 | 拾書所

古代雜文的演變:從《文心雕龍》到《文苑英華》

$ 540 元 原價 600

「雜文」之文類,自《文心雕龍》設立〈雜文〉一篇之後正式確立,以「對問」、「七」、「連珠」三種文體為主要的涵蓋對象,然而到了北宋選集《文苑英華》,雖亦設有「雜文」此一類目,但作品的類型更為廣泛,篇章數量亦更為繁多。

本書即以《文心雕龍》以《文苑英華》為兩端,探究「雜文」此一文類前後的範圍演變,及此現象背後所可能蘊含的文學批評的意義。

商品特色
「雜文」作為文類,本身即具文學批評之意義;同時,「雜文」所涵蓋的,往往是文學史上,新出而歧出的文體。

作者簡介:

郭章裕
臺灣新北市人
學歷
政治大學文學博士、淡江大學文學碩士
經歷
曾任臺灣大學中文系、臺北市立大學應用中文系、中原大學通識中心、亞東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現職
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以古代辭賦及文藝批評為主要研究面向。
著作
〈阮籍《清思賦》寫作特色析論〉、〈漢魏六朝詠酒辭賦之研究──以曹植、王粲、張載及鄒陽之作為範圍〉、〈論《文心雕龍》「雜」之觀念與「雜文」〉、〈「夢寐」與「不寐」──神女與閑邪類型辭賦之勸諭策略及意義〉等等期刊論文。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