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的東歐:偏見、歧視與謬誤,毒舌背包客帶你認識書上沒有寫的歐洲(下冊,北馬其頓、希臘、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俄羅斯篇) | 拾書所

野生的東歐:偏見、歧視與謬誤,毒舌背包客帶你認識書上沒有寫的歐洲(下冊,北馬其頓、希臘、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俄羅斯篇)

$ 422 元 原價 480

《野生的東歐》最終回,浪跡天涯背包客直擊俄烏戰爭前線
對俄羅斯人來說,普丁是聖君還是獨夫?
俄羅斯為何要打烏克蘭,是因為北約越界還是普丁的野心?
對東歐人來說,身處東西戰略要衝是他們的宿命
未來他們要投向西方懷抱還是繼續左右逢源?
在《野生的東歐》最終回,塔朋將帶領讀者走向旅程的終點
也是影響東歐最深的斯拉夫人「祖國」──俄羅斯
【本書特色】
☆台灣第一本專門介紹東歐25個國家的人文旅遊書,深入認識各國風土民情、歷史文化。
☆作者塔朋文筆幽默風趣、毒舌又「政治不正確」,旅行中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遊山玩水、把妹,以及找當地人抬槓。
☆ 隨書收錄8張各國插畫內頁、附贈3張精美彩色明信片(共6款隨機送)
尺寸:14.8cm*10.5cm
【全書共分上中下三冊,下冊收錄8國】
 北馬其頓──名字就有爭議的共和國
 希臘──西方世界的源頭
 土耳其──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
 保加利亞──西里爾字母的故鄉
 羅馬尼亞──斯拉夫汪洋中的孤島
 摩爾多瓦──歐洲大陸的窮困角落
 烏克蘭──東西方相遇的歐洲之門
 俄羅斯──野生東歐世界的「祖國」

【你可能想知道的國家小故事】
 北馬其頓──馬其頓這個名字大有來頭,它可是源自歷史上偉大的亞歷山大大帝。
 希臘──西方文化的根源,他們也不願讓出「馬其頓」這個文化遺產給別人。
 土耳其──歐亞兩塊大陸相遇的所在,伊斯坦堡曾經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城市。
 保加利亞──歐洲有兩個文字系統,一是拉丁文,一個是西里爾文,這裡是它的故鄉。
 羅馬尼亞──你可能不認識羅馬尼亞,但你一定認識吸血鬼德古拉伯爵。
 摩爾多瓦──歐洲內陸的貧困角落,國與國、民族與民族紛爭不斷的小國。
 烏克蘭──面積僅次於俄羅斯的歐洲大國,多年來不願屈從惡鄰俄羅斯。
 俄羅斯──野生東歐世界的老大哥,要把東歐當作自家後院,不准西方染指。
【各界熱情推薦(按姓名筆劃排列)】
 Seayu(大眾歷史作家,「即食歷史」版主)
 巫師地理(高中地理老師粉專)
 李易安(記者、作家)
 阿潑(文字工作者)
 蜜拉&士愷(波蘭女孩x台灣男孩在家環遊粉專版主)
 湯鈞佑(前進俄羅斯粉專編輯)
 郭家佑(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
 劉仕傑(前外交部歐洲司中東歐科科長)
 謝哲青(作家、旅行家)
【本書內容】
「東歐」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政治地理概念,原始意思就是「歐洲東部的國家」,但由於過去數十年的冷戰因素,「東歐」是受蘇聯極權統治的區域,人民生活在「鐵幕」中,對照組就是自由、民主、富裕的「西歐」。因此,「東歐」這個詞彙被嚴重醜化,不僅充滿外人的刻板印象,就連在地人都不願使用。如何一秒惹怒東歐的朋友?說他們的國家在東歐就對了。
本書的作者塔朋是位浪跡天涯的背包客,他深深了解到世人眼中「典型美國人」的形象,就是自我中心與傲慢,對美國以外的世界一無所知。為了讓美國人多了解一點東歐,他先後在2004年與2009年展開長達三十六個月的歐陸壯遊,把他與路人的相遇以及從他們口中獲得的地方知識記錄下來,成為這本《野生的東歐》。
但塔朋首先面臨一個問題:到底「東歐」涵蓋哪些國家?如前所述,我們對「地理上的東歐」的範圍並無定論,到底哪裡才算歐洲的東部?而「政治上的東歐」又經常充滿爭議。塔朋的做法是海納百川,因此除大家習以為常的東歐國家,他又把傳統上不算東歐、卻又跟東歐有關係的國度都納入他的旅行,其中包含接近極圈的芬蘭、希臘的北部、俄羅斯的西部,甚至已經跨入亞洲的土耳其。塔朋一共走訪了二十五個國家,最短停留兩星期,長則駐足數個月。
塔朋的目的是想讓世人更加了解東歐,但他採取的不是學院式的縝密考察,收集大量紙上資料,相反的,他會盡可能讓當地人自己說話。塔朋記錄下當地鄉民對自己的民族、歷史、政治、宗教、工作、意識形態的看法,甚至會漫談共產黨、伏特加、美食、家庭、一夜情、鄰居八卦,以及他們多討厭俄國人跟美國人。在作者跟這些鄉民的抬槓中,其實充斥許多刻板印象、道聽塗說、狂熱的民族主義情緒,也不乏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等缺乏多元思考的「政治不正確」觀點,但這卻真正反映出東歐人的內心世界,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看待鄰國,以及眼中的世界。本書不是走馬看花的遊記流水帳,而是希望能透過人跟人的對話與理解,避免世界上許多愚蠢的爭端和干戈。

作者簡介:

‧法蘭西斯.塔朋(Francis Tapon)
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高材生的他畢業後不但沒有進華爾街投資銀行工作,反而踏上歐亞大陸進行壯遊,永遠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塔朋在2001年賣光自己的微薄財產,挑戰三千公里的阿帕拉契步道。後來又在2004年六月至十一月拜訪了東歐二十五國,回國後擔任微軟顧問,接著在2006年挑戰四千兩百公里的太平洋屋脊步道,並於2007年成為史上首位來回走完大陸分水嶺步道的人,在七個月內走了九千公里。2008至2011年期間,他拜訪了四十幾個歐洲國家,但他把重點放在東歐。2009年,他征服了白朗峰,徒步橫越西班牙兩次:第一次是從地中海穿越庇里牛斯山到大西洋,第二次走的則是聖雅各之路。2013至2018年,他行遍非洲五十四國,征服了其中五十國的最高峰,五年內從未離開非洲大陸。如今他已經背著背包走了兩萬多公里,去過一百二十個國家,而且從未擁有過自己的電視、桌椅、沙發、床鋪或火箭。
雙親是法國人和智利人卻相遇於舊金山的塔朋,始終相信美國的美好在於世界主義與廣納移民,但他卻認為如今的美國對外界既無知又排外。他希望藉由親身旅行,將世界帶回美國。他的第一站選擇大多數人都很陌生的東歐二十五國。
塔朋會以最簡單的方式進行旅行,將自己交給命運。他從不預訂旅館,找不到住所就在公園搭帳棚。盡可能搭大眾交通工具或便車,陌生路人的善意可能會為他帶來一段奇遇。
他花了三年的時間遊歷東歐二十五國,把他與路人的相遇以及從他們口中獲得的地方知識記錄下來,成為這本《野生的東歐》。此外他目前正在撰寫《未知的非洲》(The Unseen Africa),他的終極目標是走遍全世界所有國家,看看我們能向他們學習什麼,並與大家分享。

譯者簡介:

‧賴堯暉
新竹馬偕醫院心臟科醫生。年輕時熱愛華格納樂劇,工作後熱愛旅遊,每次規劃行程都如同鑽研遊戲攻略。這是他第一本翻譯作品,可能也不會有下一本。
在安排過幾次東歐家庭旅行後,他想讓家人更有參與感,陪他體會行前規劃的樂趣,困難的是台灣根本沒有一本能把東歐的趣味、文化、民族特性與歷史深度寫出來的書。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他透過國外旅遊節目認識了《野生的東歐》,就試著翻譯幾章給家人做行前功課。這點燃了他潛藏許久的使命感,進而決定將此書推廣給全台灣讀者。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