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五年陳獨秀開啟宣揚民主與科學的新文化運動;一九一七年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倡白話文;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爆發學生示威遊行的「五四運動」;當時胡適等人所倡導的白話文、新思想影響了「五四」的發展,加上學生大量運用白話報刊發表意見,助長了新文學改革的成功。
新文學運動又稱文學革命、白話文運動,是文學與語文的改革,由胡適大力提倡,發表多篇的發想及與學者論戰過程等相關文章。
本書是選自胡適自選集中相關文學革命運動經過與文學見解的文章,再衍伸收錄數篇,並附錄陳獨秀、張我軍、魯迅文章及一九一五~~ 一九三七年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及日治臺灣時期的新文學運動簡表,藉以理解胡適提倡的文學改革經過。
作者簡介: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後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安徽績溪上莊村人。師從著名的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1917年任北大教授,投身新文化運動,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1949年再度赴美,1952年回臺灣,1958年4月就任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因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