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愉.抽象.陳正雄 | 拾書所

歡愉.抽象.陳正雄

$ 474 元 原價 600

陳正雄1935年出生於臺北的優渥家庭,從小母親培養他對「美」的喜愛。建中畢業之後,進入臺灣省立法商學院就讀,因為熱愛美術,早年即跟隨前輩畫家李石樵、金潤作等研習繪畫,並在全省美展、臺陽美展連續獲獎。同時,也研讀康丁斯基、里德等人的抽象藝術經典著作,奠立了厚實的理論基礎。

1966年起陳正雄展開全職創作生涯。1970年代,畫作中的海和原野等題材,突破了當時山水意象的潮流和鄉土運動强調農村的侷限。從海洋的精神面出發,或許正是他對海島臺灣初步的認識與思考。1980年代是其作品邁入成熟的重要時期,陳正雄蛻變成功的關鍵,來自兩方面:第一、發現了新興創作媒材壓克力,從此成為陳正雄主要的創作材料;第二、長年投入臺灣原住民文物和中國宮廷服飾的蒐研,其豐沛的生命力及色彩美學,深深滋養了他的創作。同時,又以優異的作品和流利的外語,多次赴歐洲、日本等國參展,成為臺灣畫壇推動抽象繪畫的代表性人物。1988年,更獲得美國傅爾布萊特獎金,成為訪問學者中唯一的藝術家。1992年的莫斯科之旅,他首次接觸到東正教的聖像畫,其靈感使他創作了「窗」系列作品,迎來藝術生命的轉捩點。

陳正雄是戰後臺灣少數揚名國際藝壇,與趙無極、朱德群同時受邀參展法國五月沙龍、併稱「華人抒情抽象三家」的傑出藝術家,更是迄今唯一兩度蟬聯佛羅倫斯藝術雙年展的「終生藝術成就獎」。此外,他也是受邀前往中國各美術學院,進行抽象藝術講座次數最多的藝術家。
耕耘了一甲子,陳正雄以繽紛躍動的抽象畫,征服了國際的目光。他的熱情為抽象藝術注入一股屬於東方的、臺灣的養分,既是對大自然的謳歌,也是對文化的讚曲。

作者簡介:

蕭瓊瑞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名譽教授
經歷: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長、國立成功大學藝術中心主任、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籌備主任、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委員、財團法人李仲生文教基金會董事、文化部國寶指定及重要古物審議委員兼近代藝術召集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文化部攝影博物館籌劃審查委員暨搶救攝影史計劃審查委員等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開授臺灣美術史。
著作:
《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之發展》、《觀看與思維──臺灣美術史論集》、《臺灣美術評論全集──劉國松》、《臺南市藝術人才暨團體基本史料彙編》、《島嶼色彩──臺灣美術史論》、《島民.風俗.畫──18 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圖說臺灣美術史》、《激盪與迴游──臺灣近現代藝術11 家》、《臺灣現代美術大系──抽象抒情水墨》、《歷史.榮光.名作系列──林覺》、《線條.行走.楚戈》、《焦墨.雲山.夏一夫》、《現代.水墨.劉國松》、《吾土.笙歌.劉耕谷》、《迴旋.婉約.黃潤色》、《歲月.心痕.楊識宏》、《大漠.鄉野.高一峰》。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