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記事:基隆港職人生活誌 | 拾書所

看海記事:基隆港職人生活誌

$ 300 元 原價 380



除了漁業、山城與小吃外,基隆做為台灣重要的貨運港口,還包含由航港貨運職人打造的港都生活風情。
本書邀請您一起閱讀基隆航港職人的生命故事。透過三十位職人導覽,了解航運產業的不同面向,以及伴隨航運而來的港都生活百景。

跟隨行船人、船舶人、運貨人的腳步,
穿梭見證百年港都生活演進

在這幾萬個日子來,因為時代的更替,
海上及港邊工作者也不斷更換新面孔。
從過往的碼頭工人和倉庫管理員,
到當今的機械操作師傅及報關檢驗人員等,
他們都是撐起基隆港最眞實的夥伴。

基隆舊稱「雞籠」,十六世紀時和平島已是海上國際貿易交流的重要轉運站,清領時期開港,日本時代開始現代化的港口建設,造就這座海港城市。

《看海記事》透過三十位基隆港工作者的生命故事,讓讀者看到基隆港的變遷,以及航港職人的付出。
全書分為行船人、船怕人、運貨人與港都生活共四部分。行船人介紹船長與管輸等船員的海上漂泊甘苦﹔船舶人揭露修船人與救難人員等人的辛勞﹔運貨人即負責處理貨品的大小雜務﹔而港都生活則是支持所有航港人的底氣與力量。
這是一本基隆港航運工作者的全紀錄,希望在波濤不斷更送的海運時代,刻畫此時海港工作者的生命故事與勞動過程,也為持續發展的基隆港,留下一點時代的印記。

名人推薦

◆「職人書寫」向來是我的閱讀熱區,濃縮專業工作者的百般經歷,展開技藝之連續動態,大時代與小故事並行,點睛獨特的行話與驚奇點,通常是圖文搭配,激盪出設計美感。
此書不僅具備以上特點,內行人看目錄便知,還有一超困難點,乃這些港口的職人不易接洽,若非陽明海運與編輯部走傱(tsáu-tsông,戮力奔走),裡頭的深刻技術與真心話,難以找到碰觸點。
「職人日常」是外人的不尋常,這些不尋常有港口的氣勢包容,在文字與圖像間壯闊航行,讓這場「職人閱讀」熱烈了起來。
——鄭順聰,《基隆的氣味》作者

◆一本專屬於基隆海港城市的職人手記。因為他們,才能造就基隆與其他城市不同的港都風貌,但這些特殊的產業,多半是平常我們難以接觸及理解,透過本書採訪者細心訪談、化繁為簡,配合編輯的圖像指引,讓這些職人的功夫及故事,生動的呈現在我們面前,也如同走過了百年來基隆的城市風華。
——王御風,高雄科技大學博雅教育中心副教授

◆船長、管輪、水手、引水人,這些名詞隨著文字與影像跳脫抽象模糊的概念、變成鮮活的生命重現在我們眼前。他們的工作與生命織就了台灣航運史、餵養了曾經的經濟奇蹟,翻開《看海記事:基隆港職人生活誌》彷彿可以看見基隆港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這是本夾著厚重生命與歷史陳香的精彩作品,或許還透著海風的味道,你聞到了嗎?
——謝嘉心,《我的黑手父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與生命》作者

作者簡介:

好風土文化有限公司
好風土是以歷史文化為核心的企畫設計團隊, 從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出發,發掘台灣島嶼上,土地及人民的故事。透過跨領域的文化轉譯及資源整合,以書籍、影視、展覽、遊戲等多元形式呈現,將故事內容打造為具市場潛力的文化產品。

廖芷瑩
本書編輯兼文字、攝影與聯繫規劃。熱愛地方生活,希望走跳在台灣不同地方,找尋更多好聽的故事。

葉奕緯
本書文稿召集人,熟稔基隆生態,負責統籌受訪者,安排採訪與撰寫者,亦為撰述。
目前為自營工作者,有軟體工程背景,創立「西打藍」品牌,出版《修煉——全民服務的數位轉型》,擅長人物專訪、主題撰寫。

鄭詩怡
以十一之名走跳地方,長輩孩子絕對不會忘記,暫時不在旅行路上,但老喜歡以旅人自居,藉此保持對人事物的高度好奇心。因為有著設計背景,在參與地方、活動企劃時剛好派的上用場,其實還默默擁有許多無用的技能,雖然不知何時有機會用上,但不影響持續收集的興趣。目前為無用學堂主理人。

林佳慧
基隆人,喜歡創作與羽球。

田美子
訪談新手。在咖啡店工作,喜歡嚐試新鮮有趣的工作。透過這次的書籍訪談更深一層貼近認識我們所在的基隆。

施博文
雞籠霧雨成員,參與過雞籠霧雨第三刊及第四刊採訪、編輯及攝影,期待能從庶民人物誌中發現不一樣的基隆歷史與故事。

戴秀真
幽默的眼X寬廣的心/書寫是必要的途徑/文字可以很輕盈/記錄深刻的情/人人可以是斜星

林靜怡
本書攝影師。大樹影像負責人,平時住在花蓮,但也會出現在台灣各地的「超跑型」攝影師。
此次負責掌鏡三十位職人的人物風采,在基隆的熱鬧與多變的天氣中,體會到在地的精彩。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