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孤兒: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二版) | 拾書所

假性孤兒: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二版)

$ 334 元 原價 380

在你最需要支持的時刻,
父母卻是傷你最深的那個人

5大評量 x 5大練習 x 53個案例
修復你的童年孤寂

你是否覺得……
◎好想從父母口中得到肯定或讚美。
◎父母總是不了解你,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溝通。
◎父母只關心我錢夠不夠用,從沒關心過我內心的感覺。
◎就算獲得再高的成就,父母都只會潑我冷水。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狀況,可能就是「假性孤兒」……

這些父母的外表和行為看起來一切正常,他們會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提供溫飽、注意孩子的安全,但……僅止於此。

「你已經長大了,不准再抱布娃娃睡覺,把它丟掉!」
「我才不管你有什麼感覺,我只供你們吃住就好。」
「別再胡思亂想了,你只能照我的安排,不准有任何意見。」

父母在孩子面前豎立了高牆,擋住了他們尋求親密感情的道路。當孩子無法與父母建立穩固的心靈互動,孩子將無法擁有安全感與自信心。
看過本書,你將明白:為何無法與父母建立親密互動、為何父母無法給予愛的養分,又為何總在人生重大決定上,父母帶來的陰霾與否定如影隨形。而生長在這樣的家庭裡,是很孤單的成長經驗……

藏在親情影子裡的噩夢:
‧父母要求完美魔咒:每件事都要做到最好,也許爸媽就會稱讚我了……
‧父母的情緒潛規則:為了安撫爸媽的情緒,我總是疲於奔命……
‧父母的情感的高牆:沒有我,爸媽也無所謂、爸媽不喜歡我的親近……

童年的孤單包圍著我們,就算長大,仍無法擺脫,只是換了另一個形式:沮喪、焦慮、長期緊張、壓力、睡不著等失控的感覺折磨我們。這些身心症狀像是一套警報系統,提醒我們必須誠實面對自己真正的感受──想要被愛──那就是覺醒的開始。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琳賽‧吉普森博士,累積20年的諮商經驗,分享真實案例,讓我們看見父母帶來的痛,解開與親情的枷鎖,修補世世代代的情感缺陷,拒絕複製上一代給予的傷痕……

【本書特色】
1. 53個貼近我們生活的案例,學會一步步解開內心的隱藏傷痛。
2. 5大評量+5大練習,看見情感缺失所帶來的孤寂,學會建立健全的情感關係、不再受傷。
3. 解開家中痛苦的情感鎖鏈、給予下一代健康的親子關係。

作者簡介:

琳賽‧吉普森(Lindsay C. Gibson)──著
心理學博士與臨床心理學家,其私人診療所專門從事個人心理治療並幫助受情感缺失父母傷害的成人。琳賽‧吉普森曾在母校美國威廉與瑪麗學院(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與老道明大學(Old Dominion University)擔任兼任副教授,目前居住並執業於美國維吉尼亞海灘區,著有Who you were meant to be,並於美國知名雜誌Tidewater Women有固定專欄。

譯者簡介:

范瑞玟──譯
淡江大學西語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州College of DuPage藝術學副學士。
目前就讀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赴日本東京多摩美術大學交換留學,同時在中華民國才女向上幸福股份無限公司擔任股份最多的那個以及自由藝術翻譯代課人。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