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的力量︰康義勝從醫的初心 | 拾書所

關懷的力量︰康義勝從醫的初心

$ 343 元 原價 390

為醫療、為扶輪、為雲林無悔奉獻,一生不忘醫者助人使命;
仁康醫院創辦人康義勝自述白手起家、投身公益的生命故事!

1944年,康義勝出生於雲林崙背鄉。農村生活窮困,求學之路幾經波折,然而父親因罹患胃潰瘍大量出血而壯年早逝的遺憾,使得康義勝從小便立下習醫救人的堅定志向。踏入醫界後,由於「性好挑戰,特別喜歡全身性的大手術」,康義勝對於外科情有獨鍾,自臺北醫學院畢業後不久,便自行開業,成立台北仁康外科醫院。儘管後來仁康醫院幾經轉型,然而不論如何調整型態,數十年來經營地區型醫院,站在第一線服務社區鄰里的體驗,都讓他時刻不忘白袍醫師「救人濟世」的天職,努力為病人提供更妥善的服務。

成家立業、踏穩步伐的同時,1987年,康義勝加入扶輪社,自此成為扶輪人。在國際扶輪前社長黃其光這位扶輪老師兼好友的引領之下,康義勝參與許多國際交流,視野日益開闊,也在扶輪的各項公益付出之中不斷學習成長。2011年,康義勝擔任「國際扶輪中華民國總會」理事長,任內成功將其更名為「國際扶輪台灣總會」,並將扶輪月刊委員會改組為「台灣扶輪出版暨網路資訊協會」;2021年又以驚人的行動力,輔導成立「崙背扶輪社」,致力「翻轉崙背」,讓故鄉再現繁榮。

一生熱心公益,以「雲林人」為榮、也以「扶輪人」為榮的康義勝,始終堅持做對的事,絕不輕言放棄。他不斷思索如何擴大一己之力,將關懷化為行動,例如在雲林同鄉會積極響應「返鄉義診」,連續數年不輟;晚近兩年亦在雲林推動「魚菜共生」的產業活化,回饋鄉里社會。

在這本口述自傳中,可以看見康義勝對於妻子兒女的家人之愛,對於家鄉這片土地的養育之情,以及對於社會國家的回饋之心。
他熱愛生命,擁抱世界,也將這份關懷的力量,散播並感染了身邊的人。
回顧來時路,康義勝自稱:「我的一生,唯有堅持與感恩!」

作者簡介:

【口述】康義勝
1944年生,雲林崙背人。
臺北醫學大學畢業,先後創辦台北仁康醫院、新北仁康醫院及其附設護理之家,行醫數十年,現為新北仁康醫院院長。
1987年加入台北城中扶輪社,自此成為扶輪人;2011年於「國際扶輪中華民國總會」理事長任內,成功將其更名為「國際扶輪台灣總會」;將扶輪月刊委員會成功改組成為「台灣扶輪出版暨網路資訊協會」。2021年輔導成立「崙背扶輪社」。
一生熱心公益,以生為雲林人為榮,加入雲林同鄉會並組織「返鄉義診團」,長懷感恩之心回饋鄉里社會。

【撰文】吳佳晉
資深媒體人,前旺旺中時集團財經組主任,橫跨醫藥、影劇、財經新聞超過二十年;「中女好卉講公益」平台發起人、「領袖100貴人學」平台內容長、自媒體經營者(「晉聊些五四三」主持人)。
現為傳記作家,著有:《從負翁到富翁》、《錢滾錢》、《這一生,一定要有一張保單》、《承擔:林佳龍的危機領導學》(合著)等。

【整理紀錄】劉舒恬
雲林斗南人,主職騎馬、划龍舟、滑雪、馬拉松……,副業牙醫。
總是對未知的領域充滿熱情,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加入了這本書的寫作行列。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