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多民族國家,新加坡被譽為融合典範,緬甸卻不斷爆發人道危機。
◎中國明明由五十幾個民族組成,中共政權為何就要打壓維吾爾族跟藏族?
◎土耳其少有基督徒,希臘幾乎沒有伊斯蘭教……因為宗教也是一種「民族」。
你能解釋甚麼是「民族」嗎?跟「國家」的形成條件有何不一樣?
為何一個民族會分裂成很多國家?例如波蘭、捷克、俄羅斯都屬斯拉夫族,
彼此未必是兄弟之邦,反而有滅國之恨;
或者雖然大家同屬一國,內部卻存在好多好多民族,像是
印尼有超過三百個民族,包括爪哇族、馬來族、巽他族等,
乍看好亂啊,怎麼可能合組一國的?
其實,民族的定義遠比國家複雜,
指在語言、文化、生活習慣或血緣等領域,有普遍同胞或夥伴意識的族群。
本書作者山中俊之是日本前外交官,大阪大學國際公共政策博士,
擔任外交官期間,他曾走訪全球96個國家,
從美國西海岸的巨大科技產業,到最貧窮的農村、貧民窟,他深刻體會到,
世上「難以化解」的戰爭、糾紛、仇視(世仇),
像是種族歧視、貧富差距、經濟磨擦、地域衝突……
最大肇因不是因為國與國立場殊異,而是非我「族」類:
我們是,或不是同一個民族。
只要其中一項要素出現分歧 (最常見的是宗教),就可能造成衝突。
像是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間的戰爭,就是因伊斯蘭教遜尼派與什葉派對立;
庫德族曾是鄂圖曼帝國的一部份,在帝國瓦解後,他們成為失去國家的民族;
緬甸佛教徒占90%,就排斥甚至鎮壓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羅興亞人……。
本書從民族地緣政治角度出發,
說明各民族的發展與價值觀,只要理解世界民族史,
就能理解這群人為何執意要打仗、該怎麼和解。
◎亞洲,多民族融合後的結局
.印尼超過三百個民族,受荷蘭殖民後,才有了「我們是一個國家」的想法,
於是人民利用馬來語系創造新語言「印尼語」,順利團結各民族。
.緬甸是由緬族、撣族、克倫族、孟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
政府否定少數群體,所以歧視並殺害屬於少數派信仰伊斯蘭的羅興亞族。
這是目前世上最嚴重的非人道民族問題之一。
◎ 歐洲:因外交而通婚,又因宗教而對立
.英國的王位繼承,其實就是天主教與基督新教的紛爭。
而愛爾蘭民族為了天主教信仰而持續抗爭,更衍生出20世紀的獨立戰爭。
.比起以色列是專為猶太教與猶太民族建立的國家,
波蘭曾有信仰各異的民族,包括韃靼人(伊斯蘭教)、波蘭人(天主教)、
哥薩克人(東正教)等一起居住,卻因民族獨立運動,
導致波蘭在1795年被瓜分,國家消失。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得以復國。
◎ 美洲新大陸:原住民與移民的融合與對立
.北美存在白人原住民、黑人、亞裔、拉丁裔。
但美國的種族與民族並未融合,只是各自生活在不同的範圍。
拉丁裔、黑人多住東海岸、西海岸;白人多在美國中西部和南部鄉村;
美國原住民就被強制遷移到「印地安保留地」,鮮少離開這裡。
.巴西混血太多,連人民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麼種族,
這裡很少發生種族歧視,但只要你「窮」,不管什麼膚色都會被歧視。
還有,中東沒有民族問題,卻有複雜的宗教鬥爭,所以爆發兩伊戰爭;
澳洲被英國殖民後,歐洲人歧視白皮膚以外的種族,
更拆散澳洲原住民親子,把兒童關進收容所;
加拿大與美國都是多民族國家,為何加拿大沒有嚴重的種族歧視?
世上所有紛爭的燃點,不是國與國,
從非我「族」類視角,才知戰火何以難熄。
作者簡介:
山中俊之
作家、兵庫縣藝術文化觀光職業大學教授、神戶情報研究所大學教授、Global Dynamics公司董事。
1968年出生於兵庫縣,自東京大學法學系畢業後,於1990年加入外務省,曾赴任埃及、英國與沙烏地阿拉伯,負責中東外交與地球環境問題等。曾任總理口譯(阿拉伯語)並參加過聯合國大會。離開外務省後,於2000年加入日本綜合研究所公司,2009年獲稻盛和夫選為InaRIS院士,在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鑽研國際關係。
劍橋大學研究所碩士(開發學)、高野山大學研究所碩士(佛教思想、比較宗教學)、BBT大學研究所MBA、大阪大學研究所國際公共政策博士。
著作則有《闖蕩世界96個國家的前外交官告訴你,商務菁英的必備素養:世界5大宗族入門》等。
譯者簡介:
黃筱涵
從事出版翻譯10年以上,譯作超過150本書。但比起譯作數量,更重視從作者們身上獲得的知識。希望未來能持續以這些知識為基礎,不斷拓展翻譯之路。
譯有《東大名譽教授的歷史講堂!建築裡的世界史圖鑑》、《用年表學藝術史》、《LinkedIn活用大全》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