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佛教和公民社會:泰國和馬來西亞的佛教公共介入之研究 | 拾書所

左翼佛教和公民社會:泰國和馬來西亞的佛教公共介入之研究

$ 395 元 原價 500

"本書主要是以戰後泰國和馬來西亞兩國佛教的不同案例為據,試圖綜合地探討左翼佛教(Le Bouddhisme engagé)或佛教公共介入的基本特質,作者論證對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及其相關價值的承擔與否,是確認什麼是左翼佛教的主要標誌,並可以此釐清與其他類型現代佛教之間的異同關係。所以雖然所據案例是泰國與馬來西亞,但作者希望借助這些個案,能夠顯示左翼佛教或佛教公共介入的某些基本共通性質,本書希望能夠為華文學界帶來對這一議題較系統的探討。全書共有十章,兼具學理與個案、人物與組織、觀念與行動、漢傳與上座部,及主流與少眾傳統之討論,亦應是目前華文佛教研究中,首部涉及泰國著名佛教社會運動領袖素叻‧司瓦拉(Sulak Sivaraksa, 1933- )的論著。
本書是作者近年以泰國為主,從事左翼佛教研究所撰的兩部姐妹作的其中一部。這書稍多偏重城市與在家眾個人或組織的理念與行事,而與近日內即將完成,以左翼僧侶、農村維權、生態保育及僧團教育現代改革四個成份組成的另一專著是互相補充的扣連關係。二書借僧、俗宗教身份之異,折射泰國佛教內,背景不同的左翼群體是如何回應戰後泰國社會在國內、外政、經因素催迫下,投入發展所造成的嚴重城、鄉差距之副作用所帶來的社會問題。"

作者簡介:

"劉宇光,先後在臺灣大學、加拿大安省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 Ontario)、香港中文大學、甘肅省蘭州西北民族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完成從本科到博士四個學位。自2007年執教中國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兼任復旦佛教研究團隊、復旦大學甘地與印度研究中心成員。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訪問學人(2010年春季學期)、德國萊比錫大學客座教授(2014年春季學期),及泰國摩訶朱拉隆功佛教大學客座教授(2016年夏季、2018年秋季學期)
學術主業是大乘佛教思想,尤其唯識哲學(Vijñānavāda)、中觀哲學(Mādhyamika)及佛教知識論,近年集中研究所知障(jñeyāvaraṇa)。學術副業是佛教與現代國家與社會的交涉,尤其東南亞左翼佛教(Le Bouddhisme engagé)、東亞批判佛教(Critical Buddhism)、僧團教育的社會學分析,及涉及佛教的宗教衝突議題。
先後以中、英文在臺灣、香港、東南亞及美國等地期刊發表上述兩類領域論文六十餘篇。此外有伊莉莎伯‧納芭(Eliabeth Napper)《緣起與空性》(Dependent Arising and Emptiness, 1989)和安娜‧克萊恩(Anne C. Klein)《知識與解脫》(Knowledge and Liberation, 1987)兩冊藏傳佛教哲學研究譯作在2003-2013年間,以正、簡體中文分別在臺灣、香港及滬、京出版。
"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