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的政黨 | 拾書所

民國初年的政黨

$ 862 元 原價 980

十九至二十世紀初年,發展中的西方民主制度,隨著西方文化的擴張,廣泛地被引介到中國來,政黨制度即為其中之一。本書首述民國初年對政黨移植問題的爭論,對反對移植論和贊成移植論所持的理由加以分析;次述民初政黨勃興的大勢,並分析國會中的激進派政黨和保守派政黨;再從政黨領袖、組織與運動、地方勢力三方面,對民初兩大政黨國民黨和進步黨加以比較。本書接下來論述政黨與政治的關係:首述政黨與國會的關係,分為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時期、臨時參議院時期和正式國會時期,對正式國會的選舉、運作、停閉及其善後論述尤詳。次述政黨與內閣的關係,分別分析唐紹儀內閣、陸徵祥內閣、趙秉鈞內閣、熊希齡內閣的組成、紛爭及解體。再論政黨與制憲的關係,包括程序問題之爭、各黨對憲法內容的主張、憲法起草及其政潮。民初政黨政治之停頓,始於國會之停閉、國會停閉之表面原因在國民黨發動二次革命、國民黨籍議員資格被剝奪、國會不足法定人數,實質原因則為國會不能依照大總統袁世凱的意願,制定總統制的憲法。當時政黨雖多,合佔國會多數的國民黨和進步黨皆主內閣制,以箝制大總統的行政權;行政權與立法權的決裂乃不可免。

作者簡介:

張玉法
  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士,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後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研究所攻讀碩士畢業,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以近代史為主,進行多次口述歷史訪問,曾參與「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計劃。歷年著作專書十四冊,論文近百篇,書評多篇。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