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教會如何實踐道成肉身的信仰?
————教會的身體在哪裡,教會的心也在那裡————
如果我們是耶穌當時代鄰近地方上的人士,能不能認出耶穌是神的兒子呢?或許機率是很大的。因為我們有可能正是那位病了三十幾年的血漏婦人,擠在人群中伸手摸到耶穌衣服的布邊,被祂的能力穿過虛弱的病體,未曾說出的信心從此被祂肯認;也或許我們是那位需要為行蹤保密的尼哥德慕,考慮到自身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必須弄清楚耶穌到底是哪一號人物,就在徹夜晤談後終究逃不過耶穌穿透人心的眼神,因而對祂算是徹底折服了……。
因著耶穌是一位活生生的人,行走在街道上,讓我們可以接近,見聞祂的一言一行,我們會在不知不覺想要下跪拜祂,認出祂是神的兒子。本書作者邁克.福斯特認為這是耶穌所示範惟 一的方法,讓人可以認識上帝的國度;祂完全順服成為肉身,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融入世人的生活;而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也要像祂一樣,有血有肉地在土地上扎根。
因著道成肉身是如此重要,作者很著急地提醒,面對我們今日所置身的處境,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產生了越來越劇烈的脫節,連教會也同樣越來越疏離,我們陷溺在感覺良好的敬拜氣氛裡,嚴重時甚至製造信徒與非信徒的敵我對峙。健全的教會不能置身於社會之外,邁克.福斯特從多年的服事實戰經驗中提出,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當教會的身體在哪裡,教會的心也在那裡;讓我們盡力讓教會走入鄰舍的生活,讓作者透過本書重新打開我們的眼界,用更整全的角度看見教會所領受的呼召,盡心、盡性、盡力、盡意來跟隨耶穌成為肉身。
「這本書融合了敏銳的評論與明確的批判,碰觸的面向豐富而廣泛、深刻而有力。福斯特在這本書中不變的中心主旨:一方面沉重地慨歎我們與日俱增的脫離肉身的生活方式;另一反面則以堅定、充滿救贖的呼召來平衡,並呼籲我們重新發掘,奪回深具猶太與基督教傳統的產業,成為『有靈性的身體』。」
菲莉絲.緹克(Phyllis Tickle),《靈魂的世代》(The Age of the Spirit)作者
「對尋求跟隨耶穌、進而透過愛鄰舍來愛上帝的信仰群體而言,一定要讀本書。」
懷特.腓力森(Dwight J. Friesen),西雅圖神學與心理學院,《新教區》(The New Parish)作者
作者簡介:
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
澳洲莫林神學院廷思立研究所(The Tinsley Institute)創辦人,委身於宣教、教學、神學思考、文化觀察,著有多本作品,包含Exiles、The Shaping of Things to Come等。本書是中文世界第一次引介他的作品,可看見福斯特牧師思辨及詩意的書寫風格,引領讀者理解疏離數位時代中的宣教使命;他大聲疾呼,不要忘記認真看待信仰的實踐之路,在教會中找回成為肉身的謙卑踏實。
在福斯特牧師的社群媒體上,可看見他抱著孫兒的慈祥微笑,其所分享的攝影照片及藝術作品,散發出他對美的嚮往及對真的叩問。在講台上,他熱切把會眾的眼光導向基督國度。他不怕走上街頭,也不怕為受欺負的人發聲。福斯特牧師與妻子卡洛琳是最佳旅伴,無論是在現實世界裡或身心上的意義皆是。
更多認識邁克.福斯特牧師,請見個人網站:https://mikefros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