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有雙眼皮,就會有更多男生喜歡我……。」
◎「剛才在餐廳,對面那兩個男生一直竊笑,八成是嫌我胖。」
◎ 「一定是我太矮了,那個女生才會拒絕我的告白。」
◎「都過了青春期,我還是滿臉青春痘,難怪找不到工作。」
在這個凡事先看臉的時代,「外貌至上論」引發很多人的容貌焦慮。
例如,許多人會把工作不順或戀愛運很差,歸咎於「長相吃虧」,
社群媒體也常出現毒舌的「肥胖、崩壞、鬆垮……」,歧視某人的外表。
有些人因此焦慮到頻繁整形、瘋狂瘦身甚至變態健身。
本書作者釜雲洲也是如此。
他國中時罹患脫髮症,一開始只是出現一塊如硬幣大小的圓形秃,
到後來三千髮絲幾乎所剩無幾,症狀糟到讓他要戴假髮才敢出門。
後來,他接觸、學習外貌心理學,不僅接納頭頂圓滿的自己,
還成為韓國知名的精神科醫生。
本書就是他以親身經驗結合心理實證,
讓你從此不再對外表有「容貌焦慮」,也能散發吸引力。
◎改變不了第一印象,就扭轉最終印象。
帥哥美女人人愛,這是大腦的天性,見到「美」,大腦會變得更活躍。
那麼,外表不吃香的人,就沒機會了嗎?
利用心理學的「單純曝光效應」:經常出現在對方面前,日久就會產生情分。
只要給予足夠時間,方能扭轉最終印象──很多醜男就這樣娶到美女。
就像當初被嫌醜的艾菲爾鐵塔,因為法國人天天看,久而久之成為巴黎地標。
◎因為這些不完美,讓你顯得美!
總嫌自己肩膀寬、皮膚黑、髮量少、鼻孔大,或是臉上長滿青春痘,
你可能陷入心理學的「慣性比較」:老拿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比。
看看全球首位患有「白斑症」的超模溫泥‧哈洛的故事,
她如何將皮膚上的缺陷,視為上帝恩賜的時尚,成為百萬粉絲追捧的網紅!
◎看臉時代,外貌自信得這麼來!
你以為你輸在外表?其實是打扮有問題!
根據場合調整服飾、簡單修改造型,也能強化自信心。
這就是心理學常用的「改變身體的意象」。
作者提供了「照鏡子習慣表」、「表情習慣表」、「打扮習慣表」、「運動檢核表」,
不用減肥、無須修圖,只要改變幾個習慣,都能幫你建立外貌自信。
成功戰勝掉髮自卑的精神科醫生,用外貌心理學角度現身說法,
讓你不再「容貌焦慮」,也能散發吸引力。
作者簡介:
釜雲洲(本名:李彰洲)
精神健康醫學科醫生,閱讀了奧地利精神病學家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所寫的《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後,深有感觸。雖然青少年時期飽受脫髮症所苦,且以治療失敗收場,但並沒有放棄任何治好的可能性。
主要治療神經疾病(憂鬱症、焦慮症、創傷症候群、進食障礙症、精神身體障礙等),對大腦與心靈的生理機制相當感興趣。以2022年為基準,為韓國神經精神醫學學會普通會員、韓國肥胖學會正式會員、韓國情緒認知行動醫學學會終生會員;另外,也曾在韓國焦慮症醫學學會,進修焦慮症進階治療課程。
2020年出版的《頭髮的喜悅與悲傷》(暫譯),是他以虛構的故事,寫下自身罹患長達十年的脫髮症歷程的自傳小說,當時他曾寄稿件給數十家出版社,但屢次碰壁,爾後他將文章重新潤飾,這才敲開了出版社的大門。
譯者簡介:
黃莞婷
臺灣科技大學資管碩士,現為全職文字工作者。為了更自由的玩樂,努力工作著。
譯有:《活得那麼認真,為何還是傷痕累累?》、《我也不想一直當好人》、《NFT大未來》、《我的一天從4點30分開始》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