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那山有仙石:孫悟空前傳 | 拾書所

聽說,那山有仙石:孫悟空前傳

$ 300 元 原價 380

★「新航文學獎」少年小說創作首獎

伸縮自如的金箍棒、隨心所欲七十二變
每個人的童年都有一個「孫悟空」!

拾參和雅庫的故事不是甜美童話,也不是偉大英雄傳說,
即便化作廣大神通的孫悟空,最終功德圓滿修成「鬪戰勝佛」,
孩提時仍和所有青少年一樣,面臨許多煎熬過程。
讓我們一起走入悟空的少年時期,陪著他們困擾、轉變、覺醒,
一步步鋪墊一千五百年後波瀾壯闊的經典傳奇。

那是一個非常遙遠的故事。早在上西天取經之前,更早在大鬧天宮之前!
《聽說,那山有仙石》是以《西遊記》隱含的敘述作為啟程,描寫悟空少年時期的「前傳」故事,究竟他何以成妖、何以滅魔?在化作石卵之前,又歷經了哪些動蕩波瀾的旅程?
「羿射九日」落地殘片中的極陽之火,和天地間簇擁而至的極陰之冰,分裂成火、冰二獸,轉生為一對同胞雙生子。出生三天即被刺殺的十三王子烏齊焜,和車盧國唯一繼承人十四王子雅庫,兩人經歷了截然不同的童年,卻同樣對於皇族、父權懷有積累的不甘與叛逆、反抗之心,撕裂的親情更讓他們徹底悟覺了人心。而最終,又是何種境遇迫使他們再度合而為一,在石卵中育化一千五百年,成了水火無懼、刀槍不入的「孫悟空」?
  作者循著原著留下的伏筆,帶領讀者從十四個第一人稱視角,捕捉不同角度、不同觀點的「真相拼圖」,召喚唯一「全知」的讀者進行思考、解讀,建構獨一無二的少年悟空故事,是陳曼玲的,也是你的。

【本書關鍵字】
幻想文學、《西遊記》、孫悟空、前傳、生命教育、新航獎

【本書資料】
無注音
適讀年齡:10歲以上

【本書特色】
1.虛構中有虛構,充滿閱讀的想像與樂趣
在《西遊記》眾多文學續書中,加入「前傳故事」的推演與想像。也就是在原著的虛構基礎上,覆蓋另一個虛構故事,並且以互文方式,讓讀者在《西遊記》和《聽說,那山有仙石:孫悟空前傳》兩個文本間來回游移,建構讀者對悟空的個人理解,同時無限延伸閱讀想像的樂趣。

2.由孫悟空的前傳故事,開啟不一樣的思考向度
孫悟空是我們兒少時喜愛乃至著迷的人物之一,也是與我們人類最為相似之物種,至少象徵層面如此:任何人都可以在猴子或黑猩猩身上看到我們自身。此書提醒我們,不管成人或兒少,除了可重新審視人之所以為人之基石為何?也可省思:我們與萬物共生的地球,不也正是宇宙自開闢以來的一顆璀燦之石?是萬物於此孕育、生成和回歸之處所,生成存有之仙石。誓不為人?或:誓為何人?

得獎紀錄
★「新航文學獎」少年小說創作首獎

各界盛讚推薦 (按照姓氏筆畫列名)
【教育界人士】
丁淑萍/新竹市建華國中圖推教師、111年教育部閱讀推手獎
王友輝/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杜明城/前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李志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邢小萍/臺北市永安國小校長
黃雅淳/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兼通識教育中心 中心主任
曾品方/臺灣師範大學圖資所兼任助理教授、萬興國小圖書館老師
蔡麗守/新北市海山國小閱讀教師
藍劍虹/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閱讀推廣達人】
吳欣芳/天河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邱慕泥/戀風草青少年書房店長
許建崑/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
陳玉金/兒童文學工作者
陳欣希/臺灣讀寫教學研究學會創會理事長
溫小平/兒少文學作家
蔡宜容/《癡人》、《離人》作者,兒少文學研究者

【香港閱讀推廣者】
張永德/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退休副教授
區志堅/香港樹仁大學歷史教學及研究中心副主任、歷史系助理教授

《西遊記》的故事可以說是從孫悟空這隻石猴開始,一個無父無母,石頭迸出來的猴子。但,這樣的陳述,令許多讀者深感困惑:這潑猴,到底從何來呢?《聽說,那山有仙石:孫悟空前傳》嘗試著提供一種解答。作者的解方,充滿奇想與奧妙情節,一步步帶領讀者探索孫悟空的身世之謎。閱讀之後,除了解答了潑猴之源,還隱含另一層次的哲思:為什麼孫猴子就一定要逐漸成為人呢?人與猴子(動物)之間差異與差距,值得我們在閱讀本書時進一步思考,並思索可能的答案。
《聽說,那山有仙石:孫悟空前傳》,是今夏最值得讓孩子重回西遊記世界,引發興趣之書。
――邱慕泥/戀風草青少年書房店長

專文推薦
讀後——誓不為人?
藍劍虹/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一部孫悟空的前傳小說,所為何來?追溯其前生又能於當下開啟什麼思考向度?
  孫悟空是我們兒少時喜愛乃至著迷的人物之一,其形象更延伸到漫畫、卡通、電影等,也帶來許多美好回憶。然可試問,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人物如此令人魅惑?
  可能的答案從活潑、調皮、叛逆到七十二變、金箍棒和觔斗雲等都是。然而應有著更深因素:他是與我們人類最為相似之物種,至少象徵層面如此:任何人都可以在猴子或黑猩猩身上看到我們自身。
再進問,當我們看著猴子時,在此反觀時刻,我們是看見怎樣的自身?當我們著迷進而詫異地看著這些靈長類時;那時所見所思:我們與他們如此相似,但是卻又截然相異。我們是誰?人類,竟是一種如此特殊,乃至難以思議的一種猴兒?
  孫悟空的形象不正是人之特殊性的表徵?那是猴兒,然卻人模人樣——不是一般模仿把戲的相像,而是真的像人——如果扣除那七十二變等奇幻要素,甚至就是個人,或說就是個孩兒、少年。
  但是,他是動物嗎?顯然不是,正如人,其實也非動物。一次通識課程中,詢問眾多大學生:「人是動物嗎?」同意請舉手。大部份人舉手,但不見欣快者。再問不同意的舉手,三、四位舉了手。詢問最前一位:「你讀哪個科系?」「生命科學系。」再問:「那你同意人是一種生物嗎?」他肯定地點頭回答:「是。」這不矛盾。無需因為肯定演化論,而得去承認人是「動物」乃至「禽獸」。這位生命科學系的學生,肯定對人這物種的特殊性有所思考。賈德・戴蒙在《第三種猩猩》第一個句子:「人異乎禽獸,毋庸置疑。」(“HUMANS ARE DIFFERENT FROM ALL ANIMALS”);「人與其他物種之間有道無法逾越的鴻溝,於是我們創造了『動物』這個範疇,勾畫出那道鴻溝。」也就是說,人之所以為人,乃是人將自己從他所發明的「動物」的概念區分開來才能成立。
  人類如此怪異,既是一種物種,但卻又與其他物種截然不同。所以戴蒙以「第三種猩猩」來稱呼之;而吳承恩,早於數百年前,就活靈活現創造出孫悟空,這隻表徵人類特殊性的猿猴。生物人類學者王道環在此書〈導論〉:「事實上,我們人類的確是自然孕育的『怪胎』,我們從自然而來,可是又與其他動物有別。人類自然史注定是一門『究天人之際』的學問。」
  孫悟空確實是個怪胎,與花果山眾猴截然不同,他有其特異起源。什麼起源?迸自一顆仙石:「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此言表明,對人類的探究,無法放在生物學框架內來理解。如王道環所言,這是關於「人性起源」之事務。這明示著得在生物演化論之外,另闢蹊徑去探問。
  《聽說,那山有仙石:孫悟空前傳》正是透過編造少年悟空的前傳,透過對此一仙石的凝視,對人性起源的凝視乃至質疑,審視人類這種猴兒的身世與未來。
  謎,從最早恰圖亞亞告知拾參乃迸生自石頭開始,或是他與雅庫乃由三足鳥銜來的烈日熔岩落地而成的夢境,到最終化為仙石。人或人性起源一直是個謎,或說人自身就是個謎,並且就如三足鳥之夢,是個吉凶未卜之謎。人類作為萬物之靈,卻又是如此殘暴,從古自今為了權與錢,或妄意信念,發動無數戰爭,乃至種族屠殺,現今更危害整個地球生態。想想,任一昆蟲滅絕(如蜜蜂),都會對整個生態帶來危害,倘若人類滅絕,對地球生態卻是百利而無一害。如此諷刺,然而屬實!
  打一開頭,拾參就在恰爾特河找他的亞娜,那顆親生之石:他的起源真相之謎。整個故事就是一場場揭發起源真相的歷程,而拾參在其起源處,發現的則是父執輩之罪。當拾參了解其亞帕,車盧王暗地唆使刺殺他,而救了他並撫養他的恰圖亞亞,竟懷著將他作為日後復國復仇的棋子;他最終也知曉榭木斯會再殺他第二次。就如他自己所言:「我有兩個亞帕,一個想方設法要殺了我;另一個想方設法要我殺了另一個。」面對如此之「人性」,深陷其起源之惡,此惡,亦是歷史之惡,或說人性歷史之惡,而拾參的回覆是:「到頭來我誰的願都不遂!」雙生子雅庫,也在同時理解了拾參的選擇,「他什麼都知曉,卻……寧死」。最後時刻,在萬箭齊發之瞬間,雅庫長天哭嚎化為彌天冰寒,與拾參火獸結合為一,以其最深沉之意志:「發誓生生世世再不為人!」遂化為原初烈日碎石,回歸原點,乃成那孤山之靈石。
  在此一劇力萬鈞時刻,展現少年之人面對人性歷史之惡,最大的也是最深沉之叛逆,展現為回到源本,回到零點的最大強力:在徹底地否決中,標畫出最低限倫理的原點。在此回歸中,也將那見不得血並要求拾參「不殺人」的阿古力,其良心、本心,轉化為最大強度。在「不為人」這誓言中,「不」發揮其強大逆力,得以具有扭轉逆反人類歷史之惡,回歸零度之強力。在此逆轉回返,給出對人這種怪異猴兒的徹底反思之力。
  人類歷史之惡,幾乎是代代相傳,就如《聽說,那山有仙石:孫悟空前傳》中車盧國與崎漠國的血淚爭戰所演繹。這些權謀者、算計者,看似主宰者,事實上並非強者,而是人之反動力量所驅動之弱者。他們工於心計,此乃弱者、畏懼者之標誌,榭木斯、杜朵、阿爾祖和阿突努人之流如是。相對地,拾參與雅庫,乃是強者、無懼者、不悔者(「我不怨誰」)。他們的強力不是來自心智算計,其火與冰之強力迸生自其身體內之強力意志。是此強力,構成「誓不為人」之意志,斷然斬決歷史之惡;其最終回返為靈石,就如哲學家尼采所言:「回歸,即是那生成著的東西之存有。」仙石或石頭,乃是生成之處所。
  《聽說,那山有仙石:孫悟空前傳》,此部悟空前傳所為何來?如作者所言:「『鬪』,國族惡鬪、『戰』,戰爭、『勝』,必勝,這干烏煙子鳥事,有甚麼薩狼子道理?」悟空前傳,年代設定久遠,但直指著我們當下處境。此書出版之際,近有島內國族紛擾、台海危機加劇,遠有俄烏戰爭,乃至四方紛起之烏濃煙硝:這有甚麼薩狼子道理?透過回返悟空之前生,重演歷史之權謀深算,以重新煉鑄人之本源之石,和肯定使人得以重新生成之可能。此書提醒我們,不管成人或兒少,重新審視人之所以為人之基石為何?最末當思:地球,我們與萬物共生的大地,不也正是宇宙自開闢以來的一顆璀燦之石?是萬物於此孕育、生成和回歸之處所,生成存有之仙石。誓不為人?或:誓為何人?

作者簡介:

陳曼玲
 生於臺北城西,商家的孩子。在檜木、中藥、南北貨的氣味中長大。
兒時不是在店外騎樓遊玩,就是躲在心底深處和「食夢獸」說話。它吃掉一個又一個夢。過了幾分鐘,幾天,或幾十年?食夢獸頭頂開始冒出一串故事,有的只有幾個字,有的好長、好長,需要用上一本書才能說完。
 兒童文學是她通往童年秘境的入口。她在兒童文學研究所發表的畢業創作,獲得2022年第一屆「新航文學獎」首獎,並出版個人第一本兒少小說《聽說,那山有仙石:孫悟空前傳》。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