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滬之島:澎湖石滬與里海生活誌 | 拾書所

回到滬之島:澎湖石滬與里海生活誌

$ 510 元 原價 580


╭╯修石滬,也是修復人與海洋的關係╰╮
尋回失落的海洋之心
原來理想的生活樣貌一點也不遙遠!


橫跨全球的石滬文化,是人類自古與海洋共生的方式,
隨潮汐漲退,下海修滬的日子裡,我們找到了那條回家的路!

那是內建在島民一代又一代的海洋基因裡,
對於大海無盡的念想和渴望,一輩子想與其共好共老的生活之道。

★飛越島嶼,從嶄新視角閱讀不同地域與多樣面貌的漁滬文化
★由修石滬所開啟的返鄉冒險之旅,石滬工法大揭密
★7種深藏漁村、即將凋零的里海生活,與其相伴一生的耆老故事和珍藏家私
★9處最具代表性的澎湖石滬,深入探究背後的傳說典故
★特製漁滬小報,收錄9篇可能連澎湖人自己也未曾聽聞的石滬冷門知識與報導

你有看過石滬嗎?澎湖的雙心石滬聞名世界,但那顆看似浪漫美好的愛心,其實是為了蠱惑魚兒的迷人陷阱!

築滬圍魚,是全人類在探索海洋時不約而同的共識,而在澎湖,這裡擁有型態迥異、外形優美、保存完整、分布密度也最高的石滬群,它曾供給無數討海人溫飽,甚至是締造一夜致富的傳奇,無疑就是一座與澎湖人相依相存的滬之島。

在各島礁的海平面下,那一個個如同麥田圈般的神祕建築,是三百年前,先民與海洋之間以玄武岩奠定的不朽契約,若你能傾心讀懂潮汐洋流的變化、活用每一顆石頭的重量與形狀,當潮起潮退,石滬會用它長長的臂彎與偌大的愛心為你留住魚群。

兩位生在島上卻不懂海的澎湖青年,以修復為起點,拉開探索石滬文明的帷幕,見證快要失傳的石砌工藝、千奇百怪的造形樣式、五花八門的功能構造,還有縝密周詳的營運機制,並追隨匠師走入漁村,從頭體會在地日常,描繪出這座島嶼隱藏在大海底下的真實面貌,記錄下那些即將被遺忘的里海生活方式——炤海巡滬、刺網拋網、捻海菜挽紫菜、手釣魚、自編魚簍草鞋、徛魚灶煠魚、家家都有的醃漬海味「膎」⋯⋯。

這是澎湖人因滬而相連,牽起整個世代之間集體的海洋記憶,與無數個關於滬與守滬者的故事。


╰╮推薦序╭╯

那是夏日,許多國外觀光客在澎湖吉貝島上鏽蝕的鐵皮屋小店換上裝備,被帶往潮間帶走一趟,他們掛著無趣乏味的表情。

而我望著整條巷子裡屋宇倒塌的咾咕石屋裡,扔滿廢棄家電與摩托車,菜宅被銀合歡纏繞掩沒,玄武岩的石滬逐一荒廢,那是當地最具特色的觀光資源,卻一一傾圮,心想:「你們難道不知道自己擁有最寶貴的資源呀?」

二〇一七年,得知馥慈和宥輯從臺灣的大學轉學回澎湖,開始向資深工匠學習修護石滬,立刻向馥慈邀稿。這中間知道他們膚色愈來愈黑,愈來愈會說澎湖的故事,愈來愈像做滬的人,心底想著:「這事成了。」

時隔六年,《回到滬之島》即將出版,馥慈和宥輯從全世界漁滬的起源,各地人們如何用滬來捕魚開始敘述他們投入澎湖石滬修護工作,從自身望向他處,再從他處遠眺自身,讀者不僅大長見識,更看到地方創生的靈魂,而且把故事講得極生動,不禁要讚嘆書寫得極佳,忍不住為他們擊掌說:「好樣的!」

——《上下游副刊》總編輯 古碧玲(字耕農)

一直就只以為澎湖雙心石滬是個美麗而浪漫,僅存在於歷史的傳說。直到認識馥慈、宥輯,才感受到石滬溫暖而真切的存在。

近七百口石滬,背後象徵曾有著七百群守護者,承載著七百家「石滬股份有限公司」的歷史,承載著澎湖人的期望,守護著海洋。跟著他們的腳步,一起修石滬,一起認識澎湖一群依海而生的海人。

看著桃園、苗栗石滬相繼受到關注,謝謝離島出走引領了修復石滬的風潮,也讓大眾有機會再度認識台灣海洋歷史。
——海洋保育署署長 黃向文

詳實的漁滬調查、親身的石滬修復實踐,那些絕非三言兩語就能夠輕描淡寫的路途,濃縮在這《回到滬之島》一書中,令人驚喜、也令人敬佩。

身為同樣是離開家族鄉境、與家族經驗脫節的一代,謝謝馥慈和宥輯的探訪行動、內容記錄,讓人一起經歷了這段重新返鄉、重新認識鄉土的旅程。 這是一本漁滬文化的代表作之外,更是一本勇氣之書,召喚著每個欲近鄉卻又情怯的離鄉之人。
——《地方設計》作者 蔡奕屏

作者簡介:

楊馥慈
《離島出走isle.travel》、《澎湖石滬資訊平台stoneweir.info》共同創辦人。一九九五年生,澎湖人,熱愛石滬以及石滬有關的一切。二〇一七年將人生方向放在熟悉卻充滿未知的家鄉,目前工作室座落於澎湖紅羅村,一間小小的魚乾加工廠中,與地方居民共同形塑傳統與現代漁村與時俱進的生活方式。

曾宥輯
《離島出走isle.travel》、《澎湖石滬資訊平台stoneweir.info》共同創辦人。一九九二年生,澎湖人,自稱滬博士,但其實連碩士都還沒畢業,主司澎湖石滬的空拍與水下攝影,立志踏查世界上所有石滬,至今仍在大海中持續發現與探索。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