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革命:中國超級應用程式如何引領與影響全球金融科技 | 拾書所

現金革命:中國超級應用程式如何引領與影響全球金融科技

$ 581 元 原價 660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2022年經濟類最佳選書★


「中國非常重要,金融科技非常重要,因此它們如何結合在一起將對全球金融體系的走向產生極大影響。針對相關問題,《無現金革命》是一本非常寶貴而重要的總結。」
──美國前財政部長 勞倫斯.桑默斯(Lawrence H. Summers)

「本書詳細描述了中國如何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從現金的原始系統跳躍到一個數位支付系統。只有少數公司參與跨足這個創新領域,但結果卻是一場金融科技革命……這場革命已經改變了中國,而且無論如何,它似乎也必將改變全世界。」
——《金融時報》

當全球貿易開始接受人民幣結算,中國境內在過去十年已悄悄完成了一場無現金支付革命……
當乞丐、菜販都掛上QR Code收錢,掏錢買單等找零的場景就再也回不去了……

金融的未來正處於劇變的邊緣,這個改變的背後力量來自中國,不論是從宏觀經濟到個人金融自由,我們都需要了解這場無現金革命——
2004年1月,馬雲做出一個近代金融史上最重大的決定,這個決定徹底改變了中國落後的金融體系,而他發起的全新金融模式在全世界掀起浪潮:「現在馬上啟動支付寶,就是現在,立刻行動。如果有人必須為此入獄,我去!」

從行動支付到線上投資、從數位借貸到央行數位貨幣,中國站上金融科技創新的最前線,快速地改變了全球的金融結構,也為世界各國的決策者帶來全新的重大挑戰:監管、數據共享、風險、隱私、扼殺競爭、壟斷……

中國以閃電般的速度重塑貨幣,反轉了落後和陳舊的現金金融系統,變成以超級應用程式為核心,允許十億用戶在手機應用程式進行支付、借貸、理財投資、購買商品和服務、聊天等。這種技術不僅提供用戶極佳的便利性,也和網際網路與社群媒體一樣,完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型態。
◆超級應用程式崛起
中國金融科技革命的緣起,是創業能量的勝利:阿里巴巴的馬雲與騰訊的馬化騰,他們面對老舊的金融體系,做出什麼解決方案?當時中國政府對此的態度是什麼?
◆無現金革命時機
中國政府為何願意承擔極大風險來推動金融科技?他們如何以及為何激勵並開放支付的創新,讓不守成規的線上支付在七年時間裡完全不受監管?
◆模糊的自由邊界
騰訊與阿里巴巴的雙雄競爭:他們僅是複製外國人的東西,就能推進全球支付與金融創新的尖端技術,發展出超越全球巨頭的強勁商業模式。為何中國科技公司能夠成功,而矽谷卻失敗了?
◆創新的大悲劇
金融科技的繁榮帶來了新問題:詐欺者偽裝成創新者,創新的商業模式看似金融的未來,卻引發災難性事件與金融危機……。監管機構在金融科技創新造成危害之前,該如何調整監管作為?如何保持創新中好的部分,剔除壞的與風險大的?
◆不可跨越的紅線
為了防範金融風險,政府開始進行干預:重新控制金融基礎設施、資訊與社會信用系統。習近平在鞏固權力後,如何剷除中國富豪、消除黨外權力?反對金融科技受到監管的馬雲,他的失算付出了什麼代價?
◆西方的擴張企圖與挑戰
在全球金融科技競爭中,中國超級應用程式的數位錢包,如何對抗Visa、萬事達卡與世界各地的強勁對手?臉書的祖克柏試圖仿效中國模式?中國如何以自己的數位貨幣挑戰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與美元,企圖取得全球金融力量的制高點?

中國金融科技的故事,對於理解金融和科技的未來至關重要,對謹慎行事的國家來說,中國的經驗是有用的警示,讓人意識到科技帶來的爆炸性成長、網路效應以及諸多複雜性,能釋放巨大且有益的生產力,但同時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問題。

中國的無現金革命不僅改變了華爾街,也改變了個人管理財務的方式!
如今新的全球現實是:中國的創新金融科技正擴散到全球的每一個地方,
然而在便利與自由的背後,對資安和國安埋下了怎樣的引信?

我們必須非常認真看待這個可怕的情景:新的數位貨幣可能變成一種「控制工具」,而不是它最初承諾的「自由」。我們可能既擁有極大的便利性,又要面臨令人恐懼的權力集中。如果數位貨幣監控了所有交易,超級應用程式將成為政府的操控中心。如何找到不會阻礙創新的隱私架構,已成為美國、歐洲與世界各國的熱門主題。

中國金融科技的故事弧線是一個完美的視角,讓人看到這個世界崛起強權的另一面貌,它在金融科技上大起大落的發展歷程,可作為我們的借鏡——提出其他新願景,避免步入和中國相同的命運,利用數位貨幣的全新可能性來強化未來金融的自由與自主!

書中還追蹤中國共產黨經濟改革的興衰,並巧妙描述大型科技公司平台與改變態度的監管機構之間來來回回的角力,最終政府打壓新創公司,甚至侵占科技公司的技術和數據。中國這場無現金革命的歷程故事,為全球未來金融科技的發展帶來了重要的經驗與教訓。

作者簡介:

馬永哲(Martin Chorzempa)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高級研究員。2013年到2015年,他以路思義學人(Luce Scholar)的身分住在中國,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以及中國頂尖的獨立智庫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研究中國的經濟與金融制度。

畢業於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擁有國際發展公共管理碩士學位。曾多次接受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採訪,包括最近探討數位貨幣以及中國企業在美國股票市場的命運等議題。

有關中國科技監管、數位貨幣、金融科技,以及中美經濟關係等議題,媒體經常引用他的意見,包括《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經濟學人》(Economist)、《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以及《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等媒體。

譯者簡介:

林麗雪
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譯作類金籤獎得主。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曾任職國會助理、記者與編輯。喜愛大自然與有生命力的人、事、物,熱愛文字工作。譯有《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英雄:大屠殺、自殺與現代人精神困境》、《自由的選擇》、《大掠奪:華爾街的擴張和美國企業的沒落》、《規模的規律和祕密》、《三零世界》、《解讀民粹主義》、《一次讀懂政治學經典》、《荒野之子》、《湖濱散記》、《昨日世界》等書。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