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當代精神分析裡的無名賞金獵人,走向不確定的未來。我想讓它這樣就好。──喬治.艾特伍
在心理治療領域深耕多年的史托羅洛與艾特伍,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兩人早年便對哲學產生熱愛,進而深受精神分析這種能探究人心痛苦來源的學門吸引。
然而,越是投入精神分析,他們越不滿精神分析已侷限於笛卡兒二元論的框架,而更認同現象學與存在哲學所聚焦的存在整體性與互為主體系統。前者將創傷視為病理來診斷時,後者則主張所有情緒痛苦都是交織於互為主體的人際脈絡中。
本書是作者們投入由現象學反思精神分析將近半世紀的精華,他們以論述夾對話的方式爬梳在精神分析、心理學、語言、哲學與文化的脈絡下,各家論述如何自大、武斷,或即便創新卻又逃避生命本質。同時,這些爬梳過程也帶著對現象學不斷的反思。
透過現象學之眼,兩位作者呈現了心理治療如何能回應個案的苦痛與世間的無常。在互為主體概念下,個案與治療師即使在治療現場少不了針鋒相對,這種「情緒棲居」、「見血」卻能幫助個案獲得顯著改善。這正是互為主體學派的特點:能切身直面個案的感受,同理才能真正發生、療癒始為可能。
在紮實的存在哲學論述之間穿插心理治療的臨床案例,《現象學的力量》帶來完整的思考脈絡與情感共鳴,不管是存在哲學研究者、助人工作者,以及關注生死、焦慮與創傷等議題的讀者,本書都提供了值得深思的觀點。
本書特色
◤ 透過精神分析與存在哲學觀點的深度反思,深究互為主體的論述與其於心理治療上的實踐與幫助。
◤ 本書引領讀者窺探史托羅洛與艾特伍這兩位互為主體學派專家的對談及其思考脈絡,讀者於親炙存在哲學、現象學、精神分析的思辨現場同時,也能了解現象學如何破除傳統精神分析、領略現象學於療癒創傷的幫助,並感受互為主體脈絡的力量。
作者簡介:
羅伯.史托羅洛(Robert D. Stolorow)
精神分析學者,是美國洛杉磯當代精神分析學院(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Psychoanalysis, Los Angeles)的創始成員,也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院的精神醫學臨床教授,以互為主體性理論、後笛卡兒主義精神分析以及情感創傷等領域的研究聞名,並於2012年在國際精神分析教育論壇上獲頒漢斯.勒瓦德紀念獎(Hans W. Loewald Memorial Award)。主要作品有《世界、情感、創傷:海德格和後笛卡兒主義精神分析》(World, Affectivity, Trauma: Heidegger and Post-Cartesian Psychoanalysis)、《創傷和人類存有:自傳式、精神分析式,以及哲學式的反思》(Trauma and Human Existence: Autobiographical, Psychoanalytic, and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以及與人合著的八本著作。
喬治.艾特伍(George E. Atwood)
紐澤西州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心理學榮譽教授,也是美國紐約主體性精神分析研究學院(Institute for 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Subjectivity, New York)的創始成員,著有《瘋狂的深淵》(The Abyss of Madness)以及七本與人合著作品。他與史托羅洛博士在將近五十年的學術生涯中聯手合作,致力於以現象學式探問的形式重新思索精神分析。
審閱者簡介
李維倫
美國杜肯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臨床心理學博士,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臨床心理師特考及格。台灣存在催眠治療學會創會理事長。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董事。曾任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與系主任、東華大學心理諮商與輔導中心主任、長庚醫院(台北、林口)臨床心理師。
譯者簡介:
翁士恆(同為審閱者)
英國愛丁堡大學諮商與心理治療博士,專長為歐陸現象學哲學與客體關係理論心理治療。過去曾擔任醫院小兒科的臨床心理師與協助機構對家庭暴力、目睹家暴與性別暴力兒童的諮商與心理治療工作。現任職於台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負責翻譯本書第三、四、五、八、九與第十章。)
葉秉憲
執業臨床心理師,東華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任職於晴天身心科診所與馨思身心精神科診所,以現象學觀點與精神分析方法為治療取向,進行憂鬱、焦慮和創傷症狀等心理治療。對社會文化現象維持高度興趣,關注運動心理學、政治暴力創傷、性別、族群關係與存在哲學等議題。(負責翻譯本書前言、第一、二、六、七、十一與第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