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 | 拾書所

似水流年

$ 285 元 原價 300

《似水流年》完稿於疫情高峰之年,多篇文章之時空背景,即在封城、居家、隔離等脈絡下開展。新冠病毒出乎意料地大大改變人類的生活模式,原本暢行無阻的地球村,在各國陸續宣佈鎖國、封城之後,彷彿人類文明頓時退回穴居時代,人們被嚴禁跨越居家安全防線,人與人之間被迫保持社交距離,上述種種防疫政策也如實反映在新書中。

也許是受到時代氛圍的感染,《似水流年》小說集以悲劇收場居多,大多是病體折耗的消磨、婚姻破裂的心理傷痕,或是投資失利失去活下去的希望,最終以「死亡」付出代價。上述客觀因素中並沒有直接扣連疫情,顯然周女士並無意放大疫情災難,導致悲劇主因始終聚焦在夫妻嫌隙和人性貪念。然而我們仍從小說中感受到病毒侵襲人體的威脅,以及疫情對現代生活模式的衝擊,這是小說家說故事的功力,更是文學家紀錄時代的使命。周女士的創作主題向來跨度多元,觸及各種人性百態和情慾暗影,尤其在兩性關係和房產交易兩者著墨最深,所有故事都架構在家庭關係的基礎上,凡涉及性愛、誘惑、出軌等敏感議題,最終都會回到婚姻誠信和家庭倫理的框架予以批判與省思。
——前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賀陳弘

作者簡介:

周安儀,
CHOU, AN-YI (ANNE CHOU)

一九四六年生於上海,三歲後便遷居台灣,生活長達卅五年,現居美國舊金山。

著作列表:
《藝林春秋》(台北:聯合報社,一九八○年)
《新聞從業人員群象》(上)(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八一年)
《新聞從業人員群象》(下)(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八一年)
《女人心》(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八四年)
《相見不如不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二○一七年)
《相見不如不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二○二○年)
《前浪和後浪》(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二○二○年)
《搏》(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二○二一年)
《似水流年》(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二○二二年)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