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統照從如詩般的創作走入現實主義的歷程
一段農民破產、痛苦進而頓悟走向反抗的過程
他從城裡回來,更覺得往後的日子大約沒得鄉下安分的農人過的,
為叫後人明白,為想從田地之外另找點吃飯的本事;
其實隱藏在心底深處連他自己還不自覺的,
是想把孩子變成一個較有力量的人,不至於處處受人欺負!
奚大有原是個安分守己的一位自耕農,一次,在他與駐紮士兵發生口角而被捆綁勒索,不得不賤賣了幾畝土地後,奚大有的思想逐漸變化,他意識到此後不能再只靠種地生活。
第二年,村子裡的人在祈雨時遭土匪襲擊,奚大有也在槍戰中受傷。經過一場血戰,和住院期間耳聞與目睹的一系列事件,他懼怕兵大爺和官們的心理開始轉換成了一種蔑視。
而後,奚大有帶頭逃脫兵差、抱病表達勞工的憤慨並示威。因為再也無法在家村待下去,奚大有帶著妻兒來到T島,靠著賣水餃、扛碼頭、拉洋車等度日,並開始覺醒……
【主角刻劃鮮明】
奚大有與其父親奚二叔等的性格都被扎實地刻劃,血肉豐滿且充滿真切之情。作者的表現手法尤其高明,採取從一系列場景中刻劃人物的方法。典型的環境,讓角色在對同一件事的不同態度上展現其的內心世界。
【繼承並再發展鄉土文學】
本書揭示了主角奚大有代表的農民破產之根本原因:外國的侵略、榨取、官吏與鄉豪、紳董的無理壓制與地主的不領情與軍閥的掠奪。過去鄉土文學或許描繪世態炎涼,但並沒有寫出中等階層破敗的根本原因;而藝術形式上,《山雨》被擴展為長篇小說,相對於過去全部採用短篇小說、短篇小說集寫的鄉土文學,更能廣泛的刻劃農村現實。
本書特色:本書是王統照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為中國現代文學百家之一,展現了農村在封建勢力、帝國主義和軍閥的壓榨之下所產生的經濟崩潰現象。全文描寫自耕農奚大有攜家帶眷、離鄉背井到城市謀生的困苦過程,以及進入城市前後的心境轉變與思想變化。
作者簡介:
王統照(西元1897~1957年),字劍三,筆名息廬、容廬。現代作家、《文學》月刊主編。1918年辦《曙光》,1921年與周作人、鄭振鐸、沈雁冰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著有短篇小說集《霜痕》、《夜行集》以及長篇小說《黃昏》、《一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