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7月號/2021 | 拾書所

明報 7月號/2021

$ 200 元 原價 222

特輯:香港流行出版的風雲歲月

關永圻、沈西城、黃仲鳴、潘耀明(訪問)

自新冠肺炎爆發,疫情反覆,去年的香港書展幾經波折最終被迫延至今年舉辦。中間各方面辦過不同的網上書展、網購促銷,而大眾也受困於疫情不能旅遊及減少外出,而令閱讀的需求上升,當中最受歡迎的當然是流行出版讀物。流行出版曾經在香港上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輝煌一時,現在的出版物也受到了當年的影響,配合書展舉辦,本刊組織特輯,一同回顧香港流行出版的風雲歲月。

香港資深出版人及編輯關永圻指出:「五十至七十年代是香港通俗流行讀物發展的跨步期,香港在這段時期開始能夠發展,其實是因為兩個因素影響:有人才和有市場。」他由香港流行讀物的發展談起,綜述了瘋魔中文世界的香港武俠小說及其傳統、「三毫子小說」、虹霓出版社與新系報業、美元資助的綠背文學、開簽版權稅風氣之先的的博益出版,以及海外市場行銷情況。

香港作家、《武俠世界》前社長沈西城活躍於早年文壇,了解香港鼎盛時期的三大出版社及出版界,尤其與羅斌的環球出版社有深厚因緣,知道不少秘辛:包括張夢還力拼金庸武俠小說、金庸創辦明窗原來出於偶然、博益力推日本小說的翻譯,以及在倪匡筆下原振俠故事被叫停時,沈氏及時出手挽救並直言:「原振俠這個人物千萬不能讓他消失,你得寫下去!」當中始末盡錄於文內。

樹仁大學新傳系教授黃仲鳴自言是袋裝書「養大」的,更曾任「繁榮出版社」總編輯,以親身經歷細談袋裝書出版的多項秘聞趣事:「繁榮出了多少部袋裝書,沒百部也有數十部吧……倪匡武俠是鎮社之作,至於為《商旅生涯不是夢》而設立出版社的陳玉書,他的心從來只專注這作品。」「除了倪匡外,還出版了不少有特色的袋裝書。」例如遲寶倫、蘇賡哲的「有味作品」、中國現代民族音樂家瞎子阿炳的傳記等等。當中很多第一手資料。

本刊總編輯潘耀明先生曾經任職香港三聯書店的董事兼副總編輯,以及主持明報出版社、明窗出版社多年,他的出版生涯自半世紀前開始,策劃過多套具歷史、文化兼收藏價值的書籍,是香港文化界中重要的出版家。這次訪談中,他分享出版背後的故事與心聲,也揭示了香港出版業在這半世紀以來的角色與挑戰。當中有很多真知灼見,包括:民間口述歷史的推廣、流行文化也能成經典、如何突破文化差異覓發展良機,以及西方與香港出版營運下的差異考量……

還看香港五十載流行出版盛衰興替,令人回味不已!

──編者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