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展覽╱展覽建築
文/謝宗哲
在今日台灣的建築相關範疇裡,「建築展」可以說正處於一份無比熱絡而方興未艾的榮景。這個逐漸成為建築人之日常的群眾運動,或許可以這樣來看:它當然是帶有儀式性的慶典:然後它當然也會是基於特定目的所組織與企劃下的披露與推廣;當然也可能已成為某種慣性的盲動等等不一而是。至於我,則傾向將「展覽」視為一個相對「古典」的命題:那似乎可視為是關於建築如何與整個時代及社會背景做出連結、對話,並在某種意識型態投射進民眾的真實生活、發揮實際影響力的具現,而形成某種具有時代性的思潮。
廣義地來看,例如從十九世紀中葉以來的萬國博覽會是當時世界列強展現帝國實力、爭奇鬥豔的競技場,也可視為是那個年代在國際散發、傳播重大訊息的媒體與交往的場合。但若聚焦在「建築」展上的話,包括德國藝工聯盟在 1926 年的白院聚落住宅展中以建築實體呈現的新風格、紐約 MoMA 在 1932 年以圖板、寫真及模型作為展示、揭開現代主義建築潮流序幕的「現代建築:國際式樣(Modern Architectur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或者是 1980 年的首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彷彿正式宣告後現代主義建築風潮的來臨、以及 1988 年「解構主義者的建築展( Deconstructivist architecture)」及 1995 年「輕構築 (Light Construction )展」的這些極具指標性的轉向,都牽領了世界上建築的後續發展,闡明了「展覽」在建築專業領域中舉足輕重的滲透力與擴散力。
而作為後起之秀、在全球各地興起的日本東京 Gallery MA、英國倫敦 Serpentine GaⅡery 等也都讓這個文化現象進一步地擴張蔓延。而與我們最靠近的、則是各校建築系的畢業設計展早已成為成年禮祭典般地蔚為時尚。只不過,在這樣的百家爭鳴中,今日的建築展究竟肩負著什麼樣的責任與任務,又能帶給人們什麼樣的期待呢?在本期將以此作為重要的提問,邀請活躍於國內外的專業策展人及學者們撰文分享自身的經驗,包括阮慶岳先生在中國及徐明松在台灣所策劃的台灣建築師展、劉克峰先生的實構築建築展「構造詩」與漆志剛先生的 ADA 新銳建築展、蘇孟宗先生參與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計畫「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一臺灣改裝」、忠泰美術館黃珊珊總監的「從國際合作到在地發聲:從安藤忠雄的挑戰展到台灣解嚴世代建築展」、陳冠帆先生的構竹林鐵建築展、施登騰先生所關注的「歷史建築的沈浸式呈現」等內容。試圖從以上名家的探討內容中來量測「展覽」在當代建築文化領域中的射程,以及在建築教育推廣與實務發展中所能扮演的角色、以及這當中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