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雜誌 9月號/2023 第302期:黃裳鳳蝶 南島歸鄉路 | 拾書所

經典雜誌 9月號/2023 第302期:黃裳鳳蝶 南島歸鄉路

$ 198 元 原價 220


★本期封面★
攝影/林柏昌
黃裳鳳蝶是台灣特有亞種,以屏東墾丁,尤其港口溪村以南到鵝鑾鼻為主要棲地。牠很美、是全台灣島最大的蝶,飛得特別高,最愛訪花海檬果、火筒樹、龍船花等紅紫色蜜源植物,但黃裳鳳蝶不好拍攝,自由生態工作者林柏昌由成功高中生物社啟蒙,即投入生態觀察教育三十年,能拍到這幀雄蝶高飛畫面誠屬不易。

★自然寫真★
因開路和商業採集當標本的壓力,台灣黃裳鳳蝶一度不見了,被列名保育類。花了十五年時間,從尋找幼蟲食草港口馬兜鈴開始,才喚回牠身影。
──蝴蝶:南島黃裳歸鄉路
撰文/胡毋意 攝影/鄭映航

★自然人★
穀類紅寶石,大家習以紅藜稱呼這種被原住民馴化,栽植好幾百年的穀類食物。每年冬天種下,兩個月後抽穗,二至四月收成,是台灣特有原生種。
──台灣藜:原鄉的超級食糧
撰文.攝影/陳應欽

★探索世界★
玻利維亞農戶把藜麥視為種籽之母,從自給自足的盤中飧到超級穀物,藜麥身價逐年翻漲,但隨之而來的是農民生計、國家利益與土地過度使用的議題。
──超級藜麥之利與害:安地斯山脈的黃金穀物
撰文.攝影/Karl Mancini

★一方印記★
站在世界著名的荷蘭馬德羅丹小人國,劉家瑄彷如夢遊仙境的愛麗絲。生活在設計嚴謹而美麗的荷蘭,除了文化衝擊,也豐富她的生命歷程。
──他鄉做故鄉:樂高世界裡的異想國度
撰文/劉家瑄

★安老想望★
高齡獨居未必與「孤苦」或「孤獨死」畫上等號,除了個人應持續學習之外,社區也應發揮在地力量,增加落單者的心理支持,培養互助風氣。
──獨老處方箋:在地人互拉一把
撰文/吳佳珍 攝影/安培淂

★匠心獨具★
七十歲的蔡文化是小琉球人,東港木造王船首批師傅,已建造十四艘、歷四十餘年。東港王船是唯一實體打造一比一的古船,三年一科迎王送瘟。
──王的司傅們:赤心巧手國寶船
撰文/胡毋意 攝影/鄭映航

★探索世界★
卡車內的羊駝與後方秘魯高海拔山區相映成趣。全球九成頂級羊駝毛料產於此,然而缺乏科學技術、氣候危機與財團壟斷問題,造成牧民生存困境。
──千絲萬縷羊駝毛:秘魯的畜牧產業
撰文/Elizabeth Salazar Vega 攝影/Alessandro Cinque/Panos Pictures

★探索世界★
象牙海岸可可豆每年產出占全球四成,是名副其實的黑金,但在榮景背後,環境破壞、勞工待遇差、世界局勢動盪,皆是這座龐大可可帝國的隱憂。
──可可豆:香醇背後的辛酸
撰文.攝影/Paul Lemaire/PARALLELOZERO

★動物人間★
黑白相間的非洲企鵝是南非戴爾島上的美麗風景,自人類首次發現,非洲企鵝便踏上一條坎坷的命運道路。而今救傷野外殘弱企鵝,成為牠們的最後保命符。
──救傷:拯救非洲企鵝
撰文.攝影/Tommy Trenchard/Panos Pictures

★經典書摘★
作者以百萬年的尺度追尋臺灣山地自然史失落的環節,從橫斷山、東海大陸棚到琉球支路,臺灣的高山與植物揭示我們與世界的獨特連結。
──橫斷臺灣:追尋臺灣高山植物地理起源
撰文/游旨价 圖片/春山出版提供

Brand Slider